[发明专利]一种含复合氨基酸的造纸污泥堆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9619.9 | 申请日: | 201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2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合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污泥 复合氨基酸 堆肥 有机肥发酵剂 无害化处理 玉米秸秆粉 自然晾晒 杀菌剂 净重 有机肥 掺混 发酵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复合氨基酸的造纸污泥堆肥,该产品属于有机肥领域,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包括:包括:造纸污泥净重80‑82%、玉米秸秆粉15‑17%、有机肥发酵剂1%、杀菌剂1%、复合氨基酸1%;通过掺混、发酵、自然晾晒等工艺制成;该方法设备投资少、可将造纸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经济效益好,能将造纸污泥变废为宝,既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复合氨基酸的造纸污泥堆肥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产生的污泥成分复杂,一般处理可将这些污泥由承包单位送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该方法费时费工,需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在运输的过程中给厂区和道路造成污染。通过对造纸污泥的成分进行测定后发现,污泥中的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重金属含量较低,适合进行资源化利用,将污泥彻底熟化降解为有机肥,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充分发挥污泥的利用价值。该技术的工艺是:1.将污泥中有机物在氧化作用下与好氧菌充分反应,放出热量,使堆肥物料自然产生高温,这种生化反应过程不需施加任何燃料,微生物使小分子有机物分解,大分子有机物降解稳定化,生成有机肥料同时还达到污泥干化减容的目的,彻底使污泥无害化;2.高温发酵生物过程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由于污泥中富含N、P、K等营养物质,在好氧菌作用下稳定熟化,易于植物和作物吸收,产品可作园林绿化营养土,如作为农业施肥使用,可在肥料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即可得到养分全面的有机肥。该生产方法的优点是:可将造纸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能将造纸污泥变废为宝,既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含复合氨基酸的造纸污泥堆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原料按重量配比包括:造纸污泥净重80-82%、玉米秸秆粉15-17%、有机肥发酵剂1%、杀菌剂1%、复合氨基酸1%。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将配方量的造纸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脱水,脱水至污泥含水为32-34%。
(2)将脱水后污泥的送入发酵池,同时加入配方量的玉米秸秆粉和有机肥发酵剂搅拌掺混均匀,将掺混后的物料密封发酵,夏季发酵15-17天、冬季发酵25-27天后打开密封。
(3)此时加入配方量的杀菌剂和复合氨基酸,掺混均匀后出料至料场自然晾干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泥造纸污泥包括一沉污泥、二沉污泥、三沉污泥。
所述的复合氨基酸由等量的胱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色氨酸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含复合氨基酸的造纸污泥堆肥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设备投资少、可将造纸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经济效益好,能将造纸污泥变废为宝,既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的纯重量为80%的造纸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脱水,脱水至污泥含水为32%;将脱水后污泥的送入发酵池,同时加入占总量为17%的玉米秸秆粉和占总量为1%的有机肥发酵剂搅拌掺混均匀,将掺混后的物料密封发酵,夏季发酵15天、冬季发酵25天后打开密封;此时加入占总量为1%的杀菌剂和占总量为1%的复合氨基酸,掺混均匀后出料至料场自然晾干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将占总量的纯重量为81%的造纸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脱水,脱水至污泥含水为33%;将脱水后污泥的送入发酵池,同时加入占总量为16%的玉米秸秆粉和占总量为1%的有机肥发酵剂搅拌掺混均匀,将掺混后的物料密封发酵,夏季发酵16天、冬季发酵26天后打开密封;此时加入占总量为1%的杀菌剂和占总量为1%的复合氨基酸,掺混均匀后出料至料场自然晾干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合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合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9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