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0293.1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嘉城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C01G45/10;C01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锰酸锂 正极 材料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废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将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将正极片经过破碎后压成板,然后放入电解槽中的钛篮中进行电解,电解完毕后,收集电解槽中的粉末;将粉末放入高压釜内,同时加入水合肼溶液中进行浆化,同时加入催化剂,加入氢气维持高压釜内的压力,反应2‑3小时,然后降温泄压后将物料放出,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滤液和第一滤渣;第一滤渣加入硫酸溶液溶解,过滤后的溶液通入硫化氢,通入硫化氢,然后加入碳酸铵调节溶液的pH,然后经过过滤,滤液经过浓缩结晶得到电池级硫酸锰晶体;得到的第一滤液经过浓缩结晶,得到电池级氢氧化锂晶体。本发明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全组分的分离和回收,回收率高,产品附加值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属于锂电池材料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是,未来每年将有大量动力电池需要更新换代。如何回收和利用好数量庞大的废旧电池,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科技部、环保护等7个国家部委,印发了《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或将逐步进入规范阶段。
根据此次发布的《办法》,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具体是由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收集后集中贮存并移交给与其协议合作的相关企业。
该《办法》旨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发布的《办法》仅针对动力蓄电池,包括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等,不含铅酸蓄电池,也不包括用量同样很大的手机等数码产品用锂电池。
从2014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开始迅速增长,2014年-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04%。一般情况下,电动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在4-6年左右,电动商用车电池寿命则更短。这意味着,2018年可能是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潮”的起点。
国内主要的废旧锂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认为,由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将会有大规模动力电池进入报废端。
资料显示,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装载动力电池量达到36.27GWh,2014-2017年累计装机量超80GWh,预计2020年退役的锂电池约50GWh。
大量的废旧锂电池,催生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价值,主要在其中的三元材料、钴、锂、镍等金属。据估算,到2020年,相关市场空间可达百亿级别。近年来,尤其是2017年以来,钴、锂等相关金属价格涨幅明显,加工和利用废旧锂电池,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针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由于其不含有钴镍等贵金属,所以其回收价值相对较低,且其含有一些添加剂如铝、铌、硼等添加剂,常规的回收工艺回收成本高、工艺流程长且利润低,会产生大量的废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流程短,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全组分的分离和回收,回收率高,且最终得到的产品纯度高,产品附加值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废旧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其为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嘉城,未经方嘉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0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