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ocker容器的迁移方法、迁移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2071.3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0 | 代理人: | 朱海波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ocker 容器 迁移 方法 装置 介质 计算 设备 | ||
1.一种Docker容器的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对源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加载的每个Docker容器,为所述Docker容器配置指示参数,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所述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
将配置的所述指示参数保存在Docker服务的文件系统驱动中,所述Docker服务的文件系统驱动用于指示所述Docker容器的创建方法;
使用所述Docker容器的文件系统驱动指示的创建方法来创建所述Docker容器;
将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从映射到源设备切换至映射到目标设备,Docker是一种用于构建、发布和运行应用的应用容器引擎,所述Docker容器是所述Docker中用于承载应用的数据和运行环境的基本单位;
通过重载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中恢复所述Docker容器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重载指令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存储位置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将所述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加载到所述目标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
所述源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加载有多个Docker容器,所述多个Docker容器与多个存储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将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从映射到源设备切换至映射到目标设备,包括:
将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源设备之间的映射,分别切换至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且每个所述存储位置均对应一个所述目标设备;
若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存在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并且所述多个Docker容器并未处于运行状态,则根据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并行恢复所述多个Docker容器的运行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所述Docker容器的根目录、所述Docker容器的配置信息、所述Docker容器的运行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位置包括以云盘为接口的远端服务器。
4.一种Docker容器的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针对源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加载的每个Docker容器,为所述Docker容器配置指示参数,所述指示参数用于指示所述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
将配置的所述指示参数保存在Docker服务的文件系统驱动中,所述Docker服务的文件系统驱动用于指示所述Docker容器的创建方法;
使用所述Docker容器的文件系统驱动指示的创建方法来创建所述Docker容器;
切换单元,用于将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从映射到源设备切换至映射到目标设备,Docker是一种用于构建、发布和运行应用的应用容器引擎,所述Docker容器是所述Docker中用于承载应用的数据和运行环境的基本单位;
重载单元,用于通过重载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中恢复所述Docker容器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重载指令用于指示根据所述存储位置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将所述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加载到所述目标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
所述源设备内运行的Docker服务进程中加载有多个Docker容器,所述多个Docker容器与多个存储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切换单元在将Docker容器的容器数据的存储位置从映射到源设备切换至映射到目标设备时,具体用于:
将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源设备之间的映射,分别切换至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且每个所述存储位置均对应一个所述目标设备;
若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存在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并且所述多个Docker容器并未处于运行状态,则根据所述多个存储位置与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之间的映射,在所述多个目标设备中并行恢复所述多个Docker容器的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0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