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的前端安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388.7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芒利;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木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04;B62D25/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李杨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单元 防撞 安全结构 缓冲结构 前端壳体 弧形端面 纵向排列 汽车 卡接 方便装卸 整体更换 车体 两层 受力 更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前端安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于汽车前端壳体前方的防撞外壳,以及设于防撞外壳和前端壳体之间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两层或以上纵向排列的缓冲单元,就近防撞外壳的所述缓冲单元具有弧形端面,相邻两缓冲单元之间卡接相连。本发明汽车的前端安全结构,在防撞外壳和前端壳体之间设缓冲结构,一方面面对防撞外壳的一层缓冲单元具有弧形端面,能更好的受力,另一方面纵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缓冲单元之间卡接相连,方便装卸,部分损坏也可及时更新,且避免整体更换降低成本。整体来说方便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来保护车体,撞击时的保护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的前端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道路情况复杂、拥挤程度提高,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也带来了汽车碰撞、摩擦等事故的时有发生。汽车前端受损不仅需要送厂维修,带来了经济和时间损失,也威胁到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拆卸更换零件,保护车辆前端的汽车前端安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的前端安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于所述汽车前端壳体前方的防撞外壳,以及设于所述防撞外壳和前端壳体之间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两层或以上纵向排列的缓冲单元,就近所述防撞外壳的所述缓冲单元具有弧形端面,相邻两所述缓冲单元之间卡接相连,所述防撞外壳与相邻的缓冲单元卡固相连;所述缓冲单元为填充有缓冲物的弹性骨架;相邻两个所述缓冲单元上分别设有弹性突出和弹性凹槽来相互配合卡接,所述防撞外壳与相邻的缓冲单元分别设卡凸和凹槽来相互配合卡固,所述弹性凹槽的横向宽度为所在缓冲单元横向宽度的1/15到1/5倍;相邻两排各卡接位置和卡固位置错开分布。
优选的,相邻两层所述缓冲单元的卡接位置也错开分布。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整体具有面向所述防撞外壳的弧形端面。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和前端壳体之间还设有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为受外力腔体空间变小的弹性容器,所述腔体内容置有干粉,且上端开口。
优选的,所述腔体的截面轮廓为V型。
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沿整个所述缓冲结构的长度方向连续设置。
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沿整个所述缓冲结构的长度方向间断设置。
优选的,所述防撞外壳呈外凸的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和前端壳体之间还纵向设有阻尼。
优选的,所述缓冲单元的数量为2-5层。
优选的,各所述缓冲单元按逐渐远离所述防撞外壳的次序纵向宽度递减。
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整体具有面向所述防撞外壳的弧形端面。
优选的,所述灭火装置也为一层所述缓冲单元。
优选的,所述缓冲物为防撞球。
优选的,所述防撞外壳封闭呈环形,设置若干防撞球。
优选的,各所述防撞球的大小不一。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汽车前端安全结构,在防撞外壳和前端壳体之间设缓冲结构,一方面面对防撞外壳的一层缓冲单元具有弧形端面,能更好的受力,另一方面纵向排列的相邻两个缓冲单元之间卡接相连,方便装卸,部分损坏也可及时更新,且避免整体更换降低成本。整体来说方便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来保护车体,撞击时的保护效果更佳。
尤其设置缓冲单元的数量为2-5层,可兼顾加工装卸的便利性和缓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木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木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3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