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596.7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8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林下刚;依田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F02D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催化剂 排气净化装置 浓控制 空燃比检测装置 空燃比控制部 理论空燃比 目标空燃比 排气通路 氨检测 空燃比控制 目标空燃 排气流动 排气排放 空燃比 减小 排气 配置 判定 输出 检测 恶化 | ||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能够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并且能够抑制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的降低。一种内燃机(100、100’、100”)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配置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22)、且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20);在排气通路中配置在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氨检测装置(46、71)和空燃比检测装置(41、72);和将向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控制为目标空燃比的空燃比控制部。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使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在浓控制中,在氨检测装置的输出值上升至基准值时减小目标空燃比的浓程度,在由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空燃比降低至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判定空燃比时结束浓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将能够吸藏氧的催化剂配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并在催化剂中净化排气中的未燃气体(HC、CO等)以及NOx(例如专利文献1)。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越高,催化剂所能吸藏的氧的量就越多,催化剂的排气净化性能就越提高。
为了维持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优选定期地使催化剂的氧吸藏量为零以避免长期间维持氧被吸藏于催化剂中的状态。另外,为了完全地释放被催化剂吸藏的氧,需要向催化剂流入浓程度高的空燃比的排气。另一方面,排气的空燃比的浓程度越高,在催化剂的氧吸藏量接近于零时从催化剂流出的未燃气体的量就越多,排气排放就越恶化。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中,为了释放被催化剂吸藏的氧而执行使向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为浓的浓控制时,两阶段地控制排气的空燃比。具体而言,在浓控制中,在催化剂的氧吸藏量的推定值变为基准吸藏量以下时减小排气的空燃比的浓程度。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18889号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燃机中,在浓控制中,使排气的空燃比的浓程度较高的期间,与使排气的空燃比的浓程度较低的期间相比,非常短。因此,在浓控制中未从催化剂释放且在浓控制后也残留于催化剂中的氧的量变多,不能够有效地抑制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排气排放的恶化、并且能够抑制催化剂的氧吸藏能力的降低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
催化剂,其配置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且能够吸藏氧;
氨检测装置,其在上述排气通路中配置在上述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
空燃比检测装置,其在上述排气通路中配置在上述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和
空燃比控制部,其将向上述催化剂流入的流入排气的空燃比控制为目标空燃比,
上述空燃比控制部执行使上述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控制,在该浓控制中,在上述氨检测装置的输出值上升至基准值时减小上述目标空燃比的浓程度,在由上述空燃比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空燃比降低至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时结束上述浓控制。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上述空燃比控制部交替地执行使上述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控制和上述浓控制。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还具备温度检测部,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或推定上述催化剂的温度或从该催化剂流出的排气的温度,
由上述温度检测部检测或推定出的温度越高,上述空燃比控制部在上述浓控制中使上述氨检测装置的输出值上升至上述基准值之前的上述目标空燃比的浓程度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