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按摩腿部功能的助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630.0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2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高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15/00;A61G5/02;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通槽 助行器 座位板 大腿 按摩机构 按摩腿部 上表面 行走部 行走座 座位部 按摩 安全保障 电机结构 行走过程 血液流通 倒置 滑动 靠背 端表面 上坡 后滑 康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按摩腿部功能的助行器,包括行走部和座位部,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板和设置在座位板后端表面上的靠背,所述座位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通槽,第一安装通槽内设有固定按摩机构,所述行走部包括呈倒置的“凵”形的行走座体,行走座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通槽,第二安装通槽内滑动设有活动按摩机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助行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机结构,它能在行走过程中对患者的大腿进行按摩,患者的大腿在发力时受到不断的按摩,大腿内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并且该助行器还具有防止后滑功能,对患者在上坡行走时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辅助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按摩腿部功能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有下肢患者、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无法独自行走时,就要选用手杖、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器材,通过这些来达成行走的目的;其中助行器是辅助器材中最能提供使用者稳定行走与支撑力,所以助行器经常被作为辅助使用者行走,以及进行患者下肢的医疗复健。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助行器的功能欠缺,腿部肌肉由于长时间压靠在椅子上容易造成腿部血液循环不畅通,从而容易引发腿部肌肉萎缩或者麻木的现象,不利于患者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按摩腿部功能的助行器,该助行器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电机结构,它能在行走过程中对患者的大腿进行按摩,患者的大腿在发力时受到不断的按摩,大腿内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大大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并且该助行器还具有防止后滑功能,对患者在上坡行走时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按摩腿部功能的助行器,包括行走部和座位部,所述座位部包括座位板和设置在座位板后端表面上的靠背,所述座位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第一安装通槽,所述第一安装通槽的侧面上端部向外延伸有限位槽,第一安装通槽内设有固定按摩机构,所述固定按摩机构包括固定座和盖板,盖板固定在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上端部成型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块,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多排放置孔且在盖板上设有与放置孔相对应的限位孔,所述每一排中的放置孔内设有两个活动滚珠,位于下端的活动滚珠压靠在放置孔的底部内侧壁上成型有的限位台阶上,位于上端的活动滚珠伸出放置孔且位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与放置孔同心且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放置孔的直径;所述行走部包括呈倒置的“凵”形的行走座体,所述行走座体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扶手,行走座体的下表面中心两侧成型有一对与行走座体的两侧壁相同形状的内侧壁体,内侧壁体与行走座体的侧壁之间铰接有一对第一行走轮和一个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位于两个第一行走轮之间,所述第二行走轮的转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在内侧壁体与行走座体的侧壁之间且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铰接有第二齿轮和传动齿轮机构,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机构之间且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齿轮机构包括第三齿轮和分别位于第三齿轮左右两侧的半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行走座体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安装通槽,第二安装通槽内滑动设有活动按摩机构,所述第二安装通槽的前侧壁上设有滑动轴且在滑动轴上设有压簧,所述滑动轴插设在活动按摩机构内且压簧两端分别抵靠在活动按摩机构的前端面上和第二安装通槽的前侧壁上;所述活动按摩机构的活动座体的上表面设有多排不规则分布的半球滚珠,半球滚珠在前后运动时与位于固定按摩机构下端的活动滚珠相碰撞,所述活动座体的下表面两端成型有与半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活动座体的两侧壁上成型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滑动设于第二安装通槽的两侧壁所开设的导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在活动座体的后侧表面上螺接有防撞螺栓,防撞螺栓的外表面上固定有缓冲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座位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在行走座体上表面所开设的连接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在内侧壁体与行走座体的侧壁之间且位于其中一个第一行走轮的一侧还铰接有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高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高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