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霜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888.0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亮;李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机构 绝缘件 除霜 安装座 加热丝 金属管 散热板 绝缘导热 加热管 直线段 热交换 安全事故 电性连接 加热效率 内部设置 内部填充 中部通孔 螺旋段 排水孔 竖直段 加热 封装 穿过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霜加热管,包括安装座、加热机构和散热板;其中,加热机构包括绝缘件、绝缘导热颗粒、加热丝和金属管;加热机构呈U形管装,加热机构的U形开口端固定在安装座上且与安装座电性连接;加热机构内部设置多个绝缘件且加热机构两端通过绝缘件进行封装;金属管中部设有加热丝,金属管内部填充绝缘导热颗粒;加热丝分为直线段和螺旋段,直线段穿过绝缘件中部通孔;加热机构的U形竖直段之间设置散热板,散热板上设置多个排水孔。本发明加热效率高,热交换面积大,设备加热、除霜效果好,避免了安全事故,除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能够及时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霜加热管。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是工厂、家庭中重要的电器之一,制冷设备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压缩机结霜;制冷设备压缩机结霜有以下几点原因:1、制冷剂充注量过量往往会造成制冷设备冷凝压力过高,从而造成高低压压差过大,导致节流元件的供液量大于蒸发器的换热量,造成液态制冷剂返回压缩机造成结霜;2、节流元件设计不当或者调试不当造成过量的制冷剂返回压缩机,从而造成压缩机结霜;3、蒸发器换热能力下降,造成液态制冷剂返回压缩机,从而造成压缩机结霜;4、制冷系统回气管堵塞,造成蒸发压力过高,从而导致蒸发器的换热能力下降,最终造成液态的制冷剂返回压缩机造成结霜现象。
为了避免制冷设备结霜一般会采用除霜加热管,但是现有技术中加热管的制热效率需要提高,加热管热交换效率也需要提高,才能提高除霜的效率;在除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滴,水滴也会影响加热管的工作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除霜加热管,加热效率高,热交换面积大,设备加热、除霜效果好,避免了安全事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除霜加热管,包括安装座、加热机构和散热板;其中,加热机构包括绝缘件、绝缘导热颗粒、加热丝和金属管;
加热机构呈U形管装,加热机构的U形开口端固定在安装座上且与安装座电性连接;
加热机构内部设置多个绝缘件且加热机构两端通过绝缘件进行封装;绝缘件外周与金属管内周固定并密封设置,绝缘件将金属管分隔成多段;金属管中部设有加热丝,金属管内部填充绝缘导热颗粒;
加热丝分为直线段和螺旋段,其中,直线段穿过绝缘件中部通孔,螺旋段的中心线与金属管的轴线重合;
加热机构的U形竖直段之间设置散热板,散热板上设置多个排水孔。
优选的,安装座外侧设置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安装座内部设置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控制电源开关,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信号传输。
优选的,加热丝的直线段与绝缘件之间密封设置。
优选的,加热丝的螺旋段中,加热丝之间存在一定间距。
优选的,加热机构表面设置排水槽。
优选的,散热板呈弧形设置。
本发明中,加热丝分为直线段和螺旋段;绝缘件对直线段进行限位固定,从而保证加热丝的稳定性,而且绝缘件提高了加热机构整体的防水性能;加热丝中部呈螺旋状,增加了加热丝的长度,使得单位长度下的加热机构产热量更大,加热效果更好;其中,加热丝的螺旋段中相邻加热丝之间存在一定间距,有利于热量的散发,避免加热丝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相互挤压,还避免了加热丝因过热引发的安全事故。
本发明中,设备工作效率高,热交换面积大,设备加热、除霜效果好,避免了安全事故,除霜过程中产生的水能够及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除霜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除霜加热管中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泽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