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3370.9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伍永平;解盘石;武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韩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解耦 采煤 矿井灾害 贡献度 层级 危险性指数 矿井生产 指标体系 耦合关系 局部解 矿区 排序 主导 治理 分析 规划 生产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基于复杂难采煤层类型及灾元类型,分析多灾元致灾因素相互耦合关系与构成比重,建立不同灾元致灾贡献度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各灾元的危险性指数及开采活动中不同灾元致灾贡献度,能够确定主导灾元、其它致灾因素排序、不同灾元间耦合层级与顺序;确定了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整体和局部解耦顺序;然后,以开采为核心,提出了解耦方法;依照解耦层级和顺序、灾元间相互作用关系,简单化了治理矿井灾害的目标,在矿区规划、建设和生产等主要阶段,解耦灾元,降低耦合程度,最终消除矿井灾害,进而提高矿井生产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各种复杂埋藏条件难采煤层的开采,具体是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煤矿井工开采的比例约占90%以上,是世界上井工开采比例最高的国家,几乎所有的地理区域和成煤地层均有煤矿进行开采,由于分布范围广和成煤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赋存着大量的极薄、特厚、大倾角等国际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煤层,同时,目前开采的煤矿均为有瓦斯涌出的矿井,全国煤矿的年瓦斯涌出量在100亿立方米以上,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占49.8%;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7.4%;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27%。据统计,顶板冒落、瓦斯爆炸(燃烧)、煤与瓦斯突出、透(突)水事故、煤层自燃发火、冲击地压(强矿压)、矿井热害等构成了煤矿重特大事故比例达90%以上。很显然,复杂的成煤环境伴随着高地应力、高瓦斯、高地温、火灾、水害、冲击地压等多种致灾源,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单一灾害数量逐渐减少,两种以上灾害同时出现的复合灾害数量呈上升态势,并以开采诱导为核心,产生耦合作用,既造成了灾害损伤程度的不断扩大,又导致了灾害治理难度不断提升。
煤矿开采与安全(灾害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开采,不进行开采活动,就不存在安全问题,可以说,一切的灾害导致的安全问题均是由开采引发的,而灾害治理的目的是保证开采安全。在传统灾害治理方法和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是针对性治理原则,即针对某种单一灾害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或技术进行治理的较多,将多元灾害纳入到一个体系中并以开采为核心来进行综合治理的较少,造成了灾害治理方法和技术日趋复杂、灾害防治难度不断提高、灾害防治成本节节攀升,严重制约了矿井技术水平发展和企业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多灾元耦合难采煤层解耦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具体矿井分析,根据其地质资料和历史事故发生率,确定该矿井的整体灾害类型,所述灾种类型包括复杂难采煤层类型及灾元类型,然后构建以开采为核心的多元灾害耦合模型;
步骤二、用危险性指数H表征该矿井的各灾元及其灾害指标的危险性,并确定该矿井的各灾元的危险性指数与危险性等级的对应关系表:
,
并采用指标权重法计算该矿井的各灾元的初始危险性指数,指标权重法计算公式:式中:m为灾元总数,灾元用i标记,i=1,2,...,m;n为灾害i的指标个数,指标用j标记,j=1,2,...,n;wij为第j个指标对应的权重,Hij为第j个指标对应的危险性大小,并依据该矿井的各灾元的危险性指数与危险性等级的对应关系表来确定该矿井的各灾元的初始危险性等级;
步骤三、当该矿井的各灾元之间存在触发关系时,表明触发灾元的初始危险性指数Hi不能完全反映其危险性,需要依据触发关系进行调整,引入变量ΔHi来表征初始危险性指数的改变量,由此建立基于触发关系的空间耦合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垒砌墙体实现沿空留巷的方法
- 下一篇:井下巷道的采掘控制方法、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