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环烯胺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3918.X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4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许良忠;田朝瑜;刘连才;孙鉴昕;王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94 | 分类号: | C07D307/94;A01N43/12;A01P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胺化合物 杀螨剂 环烯 种螺 超高效 螨害 螨卵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环烯胺化合物杀螨剂,其结构如式I所示:该化合物对害螨和螨卵有超高效的抑杀活性,可作为杀螨剂用于防治农业螨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螨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环烯胺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螨害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主要虫害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杀螨剂有多种,如哒螨灵、唑螨酯、炔螨特、乙唑螨腈、螺螨酯等,该类杀螨剂化学结构有一共同特点,都含有叔丁基活性基团。专利WO 2001068625报道,螺螨酯(式Ⅱ) 是拜耳公司开发的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对多种作物的不同螨类均有优异的防效及持效期,螺螨酯是由中间体3-(2,4-二氯苯基)-2-氧代-1-氧杂螺[4,5]-癸-3-烯-4-醇(式Ⅲ)与2,2-二甲基丁酰氯反应制得。螺环己酮酸类杀螨剂中,其烯醇结构是其活性基团。根据活性基团拼接法和生物等电子法将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中的烯醇改变成烯胺,同时将活性基团叔丁基接到结构构中,设计并合成了本发明一种螺环烯胺化合物,其结构及其杀螨活性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经济的杀螨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环烯胺化合物,结构如I所示:
式I化合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备:
中间体A和缚酸剂在极性溶剂中升温至60℃左右,通过环合反应生成式I化合物。缚酸剂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叔丁醇钾、叔丁醇钠、甲醇钠、乙醇钠;反应过程所用极性溶剂溶剂选自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中间体A和式I化合物的具体制备过程见本说明书合成实例1和实例2。试验表明,本发明公开的螺环烯胺化合物对害螨螨卵有意想不到的高活性,因此本发明还包括式I化合物用于防治螨害的用途。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随着螺螨酯等常规杀螨剂的大量和频繁使用,害螨对常规杀螨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本发明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结构新颖的螺环烯胺类杀螨剂,在相同的药剂浓度下,本发明式I化合物对螨卵的抑杀效果显著优于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式I化合物在1μg/mL和0.1μg/mL浓度下对朱砂叶螨螨卵的校正死亡率分别是96%和78%,对照药剂螺螨酯的相应为87%和32%(见表1)。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比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更加简便,生产成本更低,环境污染小,是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杀螨剂。
本发明还包括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还包括农业或林业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化合物在防治螨害时,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活性物质组合使用,以利于提高产品的综合功能。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制剂的形式施用: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于或分散于载体或溶剂中,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等。
应明确的是,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合成实例及生测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
合成实例
实例1中间体A的制备:
(1)对叔丁基苯乙酰氯的制备
向250mL单口烧瓶中分别加入28.8g(0.15mol)对叔丁基苯乙酸、100mL二氯甲烷和35.7g(0.3mol)氯化亚砜,回流3-4h,旋蒸除去二氯甲烷和氯化亚砜,得31g淡黄色液体。收率:98%。
(2)对叔丁基苯乙酸-1-氰基环己酯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3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