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流栅组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4784.3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斌;郑维信;刘仙君;李义民;马冬和;姚金杉;刘建平;杜金涛;朵元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101/14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徐星 |
地址: | 730314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槽模板 折流栅 环垫 检测管 栅板条 环形钢板 组装工装 大型换热器 同心圆 点焊固定 钢管制造 平面加工 水平平台 位置保持 制造工艺 安插 防变形 换热管 可重复 工装 把环 外边 焊接 组装 检查 | ||
一种折流栅组装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制造工艺领域,解决了大型换热器中折流栅的组装精度及防变形的问题。其结构有开槽模板⑴、环垫⑵和检测管⑸;开槽模板⑴由环形钢板平面加工成互成夹角的沟槽,其夹角与折流栅组件中栅板条⑷之间的夹角一致;环垫⑵是一环形钢板,其高度与开槽模板⑴槽底高度相同;检测管⑸由钢管制造,规格与设备换热管规格相同。使用时把开槽模板⑴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把环垫⑵卡在开槽模板⑴外边,再把折流栅组件中的外环⑶安装在环垫⑵上面;使三者位置保持同心圆,把外环⑶与环垫⑵点焊固定在一起;栅板条⑷安插在开槽模板⑴上面沟槽中进行定位;用检测管⑸进行检查,焊接栅板条⑷与外环⑶为一个整体。该工装可重复利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制造工艺装备领域,尤其涉及大型换热器中折流栅的组装尺寸精度及防变形方面。
背景技术
大型换热器设备上折流栅的组装尺寸精度的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发生组装变形。一般要求栅板条之间距离L±0.8mm以内;而且折流栅组装后平面度允差为4mm,栅板条厚度只有2mm强度很低,栅板条在装焊过程中尺寸控制比较难,再加上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折流栅组装的尺寸精度往往达不到要求,给后期现场设备换热管的安装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尺寸不好控制问题,同时防止折流栅组装后变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流栅组装工装,其结构有:开槽模板1、环垫2和检测管5;所述的开槽模板1由环形钢板加工而成,环板上平面加工成互成夹角的沟槽,沟槽的夹角与折流栅组件中栅板条4之间的夹角一致;安装时把栅板条4安插在开槽模板1沟槽中,起到对栅板条4定位及固定作用;所述的环垫2是由环形钢板加工而成,环垫2高度尺寸与开槽模板1槽底高度相同;保证折流栅组件中的外环3和栅板条4在同一水平面;所述检测管5是由钢管制造的工艺用管,其规格与设备换热管规格相同,用其对折流栅组件中栅板条4组装后尺寸进行预先检测。
该折流栅组装工装使用方法:首先把开槽模板1放置在水平平台上,然后把环垫2卡在槽模板1的外边,再把折流栅组件中的外环3安装在环垫2上面;调整三者位置使其保持同心圆,调整好后在把外环3与环垫2点焊固定在一起;再把栅板条4安插在开槽模板1上面沟槽中,对栅板条4进行定位及固定;等所有栅板条4安装完后,用检测管5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对栅板条4与外环3之间进行焊接,使固定为一个整体;用检测管5的检测,使每个菱形都能顺利通过,确保折流栅组件安装尺寸符合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对折流栅组装时尺寸不好控制及焊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尤其是对确保大型换热器中折流栅的组装尺寸精度及防变形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该工装通过自身调节结构可实现不同规格的折流栅组装的尺寸精度控制及防变形工作:装置的开槽模板1和环垫2及检测管5都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折流栅组装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为折流栅组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开槽模板1主视图;
图4开槽模板1俯视图;
图5开槽模板1开槽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环垫2结构示意图;
图7为折流栅组件主视图:
图8为为折流栅组件俯视图;
图9折流栅组件中外环3和栅板条4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栅板条4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及栅板条4组装后用检测管5进行检测示意图;
图中包括:1开槽模板;2环垫;3折流栅外环、4栅板条、5检测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4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制电路板助焊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