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载重自主运行车辆高精度转向驱动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5025.9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孙庆英;李刚;徐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一;孙庆英;李刚;徐延国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21/08;B62D5/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5285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体 液压缸 驱动 车辆转向 承压弹簧 承载基座 辅助驱动 控制电路 转向驱动 自主运行 储油罐 大载重 电磁阀 活塞体 驱动泵 行程腔 活塞杆末端 活塞体前端 定位精确 定位块 活塞杆 驱动力 包覆 腔内 体内 输出 灵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载重自主运行车辆高精度转向驱动液压缸,包括承载基座、液压缸体、电磁阀、驱动泵、活塞体、驱动活塞杆、承压弹簧、储油罐及控制电路,液压缸体通过至少两个定位块与承载基座相互连接,液压缸体内分为行程腔、辅助驱动腔,活塞体分别嵌于两个行程腔内,且每个活塞体前端面均与一个驱动活塞杆末端连接,承压弹簧嵌于辅助驱动腔内,储油罐包覆在液压缸体外表面,电磁阀、驱动泵及控制电路安装在液压缸体外表面。本发明一方面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各类车辆转向驱动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调节驱动作业反应迅速,定位精确,驱动力输出及保持稳定,从而有效的提高车辆转向作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大载重自主运行车辆高精度转向驱动液压缸。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运行中,为了提高转向作业的效率,降低车辆操作的劳动强度,当前车辆均为转向机构配备了转向助力机构,当前的转向助力机构分为电动助力和液压助力,其中电动助力虽然反应灵敏,定位精度高,设备结构、体积及自重均相对较小,但转向驱动力相对较小,且转向驱动力保持稳定性差,且易发生因长时间保持转向而导致转向助力机构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现象,而液压助力机构虽然转向驱动力大,驱动力和保持稳定性好,但设备结构、体积及自重相对较大,系统构成复杂,因此当前所使用的转向助力驱动机构均存在一定的使用弊端,而随着无人驾驶车辆、自主运行车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了提高车辆在自主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同时具备传统电气助力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优点,并消除传统电气助力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确定的发明转向助力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载重自主运行车辆高精度转向驱动液压缸,该发明一方面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可有效满足各类车辆转向驱动作业的需要,并同时有效克服传统液压降低驱动设备普遍存在的结构、体积及自重大的缺陷,另一方面调节驱动作业反应迅速,定位精确,驱动力输出及保持稳定,从而有效的提高车辆转向作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载重自主运行车辆高精度转向驱动液压缸,包括承载基座、液压缸体、电磁阀、驱动泵、活塞体、驱动活塞杆、承压弹簧、储油罐及控制电路,液压缸体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两端位置均设密封堵头,液压缸体通过至少两个定位块与承载基座相互连接,且液压缸体与承载基座上表面平行分布,液压缸体内均布两个定位挡环,并通过定位挡环将液压缸体内部分为行程腔、辅助驱动腔,其中行程腔共两个并以辅助驱动腔对称分布,辅助驱动腔中点与液压缸体中点重合,活塞体和驱动活塞杆均共两个,且一个活塞体和一个驱动活塞杆构成一个驱动组,两个驱动组以液压缸体中线对称分布,其中两个活塞体分别嵌于两个行程腔内,且每个活塞体前端面均与一个驱动活塞杆末端连接,驱动活塞杆前面位于液压缸体外,承压弹簧至少一个,嵌于辅助驱动腔内,且承压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塞体后表面连接,液压缸体、活塞体、驱动活塞杆和承压弹簧均同轴分布,行程腔对应的液压缸体侧表面前端和末端均设至少一个导油口,并通过导油口与储油罐相互连通,储油罐为与液压缸体同轴分布的环状腔体结构,并通过定位机构包覆在液压缸体外表面,电磁阀、驱动泵及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液压缸体外表面,且驱动泵通过导流管分别与电磁阀和储油罐相互连通,电磁阀通过导流管分别与两行程腔的各导油口相互连通,控制电路分别于电磁阀、驱动泵及车辆行车电脑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座为横截面呈矩形的网板及栅板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块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的定位块下表面与承载基座相互连接,且承载基座与定位块轴线垂直分布,所述的定位块前上表面设承载槽,并通过承载槽与液压缸体相互连接,所述的承载槽为与液压缸体同轴分布的圆弧结构,且所述的承载槽上设至少一个定位销,并通过定位销与液压缸体外表面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一;孙庆英;李刚;徐延国,未经李一;孙庆英;李刚;徐延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