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棉花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5351.X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郑保战;杜娟;肖丹;郭勇;刘小霞;朱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355 | 分类号: | D06M13/35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纤维 荧光 棉花 烷基吡啶盐 原位制备 制备 前驱体溶液 浸入 浸湿 纺织领域 缓慢搅拌 均匀绿色 离心去除 强碱溶液 清水清洗 荧光材料 常温下 潜在的 去除 生产成本 取出 残留 澄清 透明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荧光棉花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具体方法为:(1)常温下将烷基吡啶盐溶于水溶液中,得到透明澄清的前驱体溶液;(2)将一定质量的棉花浸入到上述溶液中,待棉花完全浸湿后加入一定浓度的强碱溶液;(3)缓慢搅拌一段时间,将棉花从溶液中取出,并离心去除棉花中的水溶液;(4)用清水清洗棉花纤维至中性,并去除残留未反应的烷基吡啶盐,干燥后即可得到具有均匀绿色荧光的棉花纤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制得的荧光棉花纤维稳定,且不改变棉花的强度,在纺织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荧光棉花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纤维是一种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下能够发出荧光的纤维,当光线消失后其荧光也消失,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目前,荧光纤维主要是将无机或有机荧光材料共混或修饰在纤维上,或者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通过纺丝技术获得具有荧光发射的荧光纤维材料。荧光材料具有较好的防伪作用以及警示作用,因此,用荧光纤维制成的产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道路、交通以及高空作业的防护服、警示牌、日用品、防伪材料等多种领域。
目前用于制造荧光纤维的荧光材料主要有无机材料(如稀土类荧光材料、量子点、金属配合物等)和有机荧光小分子、高分子荧光化合物等。但由于无机荧光材料具有不宜熔融、易团聚、难分散等特点,因此限制了其在荧光纤维制备方面的应用;有机荧光分子尽管有着较强的荧光量子产率,且在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等特点,但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光稳定性不好,经过长时间光照射,易发生光漂白现象,荧光大大减弱或消失,因此也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
棉花纤维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纤维,也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由于其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用其纺织做成的衣物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然而,目前大部分具有反光或荧光材料的防护服等均是由合成纤维(如聚酯类、聚丙烯等)制备的,这类纺织品由于透气性较差,穿戴较长时间后容易产生气味,造成穿戴的不舒适感。
本发明以廉价的烷基吡啶盐作为荧光材料前驱体,在天然的棉花纤维上原位制备具有绿色荧光发射的纳米碳荧光材料。由于采用原位制备技术,因此纤维表面的荧光材料具有较高的附着能力,不易脱落;另外,由于荧光碳纳米材料稳定的化学性质和光学性质,使该荧光棉花纤维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和抗光漂白能力。另外,此技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设备要求简单,成本较低,适宜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棉花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聚合荧光纤维发光不均匀、稳定性差、易产生光漂白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棉花纤维的原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烷基吡啶盐和水混合,搅拌得到透明澄清的前驱体溶液;
(2)将一定质量的棉花完全浸没到上述溶液中,待棉花完全浸湿后加入强碱溶液;
(3)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缓慢搅拌一段时间,将棉花从溶液中取出,并离心去除棉花中的溶液;
(4)用水清洗棉花纤维,去除未反应的烷基吡啶盐,干燥后即可得到绿色荧光的棉花纤维。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烷基吡啶盐为十二烷基吡啶、十四烷基吡啶、十六烷基吡啶盐酸盐或溴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烷基吡啶盐的浓度大于10 mmol/L。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强碱溶液为NaOH、KOH、Ca(OH)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强碱溶液浓度大于0.1 mol/L。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加热温度范围为20~100摄氏度。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搅拌时间≥0.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3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