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5983.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峰;周警键;乐园;张志兵;王洁欣;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05;A61P9/00;A61P3/06;A61P1/16;A61P35/00;A61P25/16;A61P25/28;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 11575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藜芦 纳米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复合粉体由白藜芦醇、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附加剂组成,其中,白藜芦醇占复合粉体总重量的40‑60%,表面活性剂占复合粉体总重量的10‑20%,聚合物占复合粉体总重量的10‑30%,附加剂占复合粉体总重量的10‑30%。本发明所述纳米复合粉体中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有效含量达到40‑60%,在水中再分散后粒径200nm,粒径分布分散性指数0.3;纳米复合粉体在人工肠液中溶解30min后白藜芦醇溶出度达到82%‑98%,抗氧化性较原料药提高了近10%,大大提高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利用度,且制备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白藜芦醇纳米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虎杖等植物。其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3,4’,5-trihydroxystilbene),具有顺式和反式两种构象,分子式可表示为C14H12O3,相对分子量为228.25,肉眼可见其为无色的结晶颗粒,常压下可于256~257℃熔化,于261℃则会升华,它是一种亲脂疏水性物质,在以下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依次从强到弱:丙酮、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己醚、氯仿。
大多数多酚类物质都具有抗氧化性,白藜芦醇也不例外。它不仅可抑制人体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还能抑制膜脂的过氧化,减少H:O:的产生等,起到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从而预防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白藜芦醇还具有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代谢及抑制肝硬化的病理作用。此外,白藜芦醇具有抗癌的功效,它能够与P450这种细胞色素作用从而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被喻为继紫杉醇之后的又一新的绿色抗癌药物,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都有发表过其治疗效果。
白藜芦醇难溶于水,这意味着,药物分子在肠液的水相中溶解度很低,进而导致只有少量的药物分子可以通过胃肠道输送,进入血液并最终到达体内器官和细胞发挥作用。换句话说,白藜芦醇在水中的低溶解度,极大地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提高难溶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是提高有效成分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由于颗粒粒径减小带来的比表面积增加和高润湿性,可以促进颗粒的快速溶解。溶解度的提升可由Ostwald-Freundlich公式解释:
其中,S1和S2分别为半径为r1和r2的药物颗粒的溶解度,δ为表面张力,M为分子量,R为气体常数,ρ为固体密度,T为绝对温度。可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药物颗粒的溶解度随着颗粒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溶解速率的提升可以由Noyes-Whitney公式解释:
其中,dc/dt为药物颗粒的溶解速率,D为扩散系数,A为颗粒的比表面积,CS为药物的饱和溶解度,CX为药物浓度,h为扩散距离。
对于一个球形颗粒,其比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为颗粒的比表面积,d为球形颗粒的直径,ρ为固体密度。随着药物颗粒的直径减小,其比表面积A增大,且其饱和溶解度提高,因此加快了药物颗粒的溶解速率。
中国专利CN105126116公开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由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物和二硫醇单体经交联反应得到。其纳米粒径在200nm以内,改善了其水溶性。但是该工艺复杂,所用有机溶剂四氢呋喃易挥发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辅料价格高昂,不易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