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解速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275.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绍霞;肖致强;王睿;何钰;宋光林;杨鸿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7/18 | 分类号: | G01N7/18;B01J7/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水解 气体净化装置 气体压力检测装置 速率检测装置 发生装置 水解反应 测量 气密性检查 实验数据 速率检测 体积变化 检测 物理学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解速率检测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压力检测装置、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水解反应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净化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水解速率检测装置的水解速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气密性检查;b.样品的检测;本发明通过水解反应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压力检测装置、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合理连接,并利用物理学中压力、体积变化等与物质浓度的关系的,间接的测定物质浓度,快速准确的测出物质的水解速率,本发明测量的误差小,方便于实验室实验数据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解速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品的水解反应与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密切相关,是影响有机物在环境中归宿机制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也是评价有机物在水体中残留特性的重要指标。水中的亲核基团(水或OH-)与有机物分子RX 中的亲电基团反应,取代一个离去基团X,即:RX H2O ROHHX。水解反应常数是水解动力学研究指标,从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变化的角度出发,通常有机物的水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RX的消失速率 -d[RX]/dt正比于[RX],通过建立反应物的量变化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而求得,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对反应物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来衡量其浓度变化规律。对于物质浓度测定而言,化学分析法能够直接、准确地测定各时刻浓度值。
目前,所规定的化学品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均需要建立一种对反应物或产物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即现有的对水解速率常数测定的试验方法、标准都只适用于那些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的分析方法的化合物,适用于具有足够水溶解度的化合物。通过不定期监测物质量变化来计算水解速率,但这种准确可靠的物质浓度检测方法从样品采集到完成浓度检测需要的时间短则1~2分钟,长则需要10~30分钟时间,对于一些遇水即刻反应,水解速率快、半衰期短的物质,通过检测反应物或产物浓度变化的方法,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物理性质及物质浓度呈单值性质来间接测定物质浓度的水解速率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解速率检测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压力检测装置、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水解反应发生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气体净化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水解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分离器漏斗及启普发生器。
所述启普发生器下端设置有恒温槽,启普发生器下端设置在恒温槽内。
所述启普发生器包括上瓶体及下瓶体,所述上瓶体的瓶体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下瓶体的瓶体上设置有加样口。
所述上瓶体内设置有干燥剂。
所述分离器漏斗的颈上套设有密封塞并密封启普发生器,第一连接管一端套有密封塞并密封启普发生器。
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洗气瓶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洗气瓶上端。
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U型压力计及支撑底座,所述U型压力计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固定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环套、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固定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环套。
所述水解速率检测装置的水解速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气密性检查:在所述下瓶体、洗气瓶及U型压力计加入水,所述U型管压力计中注入的水使两端液面与平齐,连接好各部件,从分离器漏斗中将水缓慢注入启普发生器,观察U型压力计液面随注入水体积增大,U型压力计两端液面差增大,证明水解速率检测装置气密性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未经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