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6295.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朝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显示面板、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以及距离传感器;壳体包括中框壳体与后壳体;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与围合于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壳主体上,后壳体从背面盖合在边框上;距离传感器设置于壳主体与后壳体之间;第一玻璃盖板位于显示面板与边框上;第二玻璃盖板位于壳主体与距离转感器之间;第二玻璃盖板包括透光部,透光部与距离传感器相对;第一玻璃盖板与显示面板相贴合共同构成可移动屏幕;壳主体与边框活动连接,以使可移动屏幕可相对于第二玻璃盖板进行滑动,暴露或覆盖透光部。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中,在靠近听筒的位置一般均设置有距离感应器件,并在用户拨打或者接听电话时,通过距离感应器件在感应到人体例如耳朵或者脸部距离移动终端比较近时,对移动终端进行锁屏。
但是,随着移动终端朝向全面屏的方向发展,位于移动终端正面的距离传感器正在成为移动终端走向全面屏的障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用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中框壳体、外壳体、显示面板以及距离传感器;
所述中框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中框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围合于所述壳主体周侧的边框;所述显示面板从正面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边框之间存在间隙部;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感测方向朝向所述间隙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可包括发射部与接收部;所述发射部的第一视场与所述接收部的第二视场存在重叠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第一挡光板;所述第一挡光板位于所述发射部与所述接收部之间,且位于所述间隙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光板可为黑色挡光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间隙部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吸光薄膜,所述边框朝向所述间隙部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吸光薄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光薄膜、所述第二吸光薄膜中至少一个为黑色吸光薄膜,和/或至少一个具备粗糙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三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吸光薄膜,所述第三吸光薄膜位于所述第三侧面上靠近所述间隙部的一侧;所述边框上朝向所述距离传感器的第四侧面上设置有第四吸光薄膜;所述第四吸光薄膜位于所述第四侧面上靠近所述间隙部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吸光薄膜、所述第四吸光薄膜中至少一个为黑色吸光薄膜,和/或至少一个具备粗糙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第一玻璃盖板;所述第一玻璃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边框上;
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间隙部相对,以使得所述凹槽与所述间隙部共同构成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信号传播路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之间的距离可为第一预设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发射部与接收部;所述发射部的第一视场与所述接收部的第二视场之间相交形成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玻璃盖板的靠近所述距离传感器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