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联合工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7042.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谷晋川;张德航;欧阳杰;冉孟佳;余乐;温鑫;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8;C02F1/42;C02F1/72;B01J20/10;B01J20/16;B01J20/30;B01J23/34;C02F101/30;C02F10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菜 废水 高级氧化 联合处理 联合工艺 吸附 综合排放标准 絮凝预处理 氨氮去除 二次污染 复杂废水 含盐废水 后续处理 化学试剂 浸渍混合 离子交换 泡菜生产 深度处理 总磷去除 处理站 氨氮 出水 絮凝 总磷 去除 污染物 清洗 消耗 污水 应用 联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联合工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处理成分复杂废水的过程中存在消耗大、化学试剂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泡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和浸渍混合废水,经絮凝预处理/吸附处理/高级氧化/深度处理的分步联合处理,最终得到出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絮凝吸附/高级氧化/离子交换联合作用于含盐泡菜废水,处理后废水SS去除率98.5%以上,COD去除率95‑98%,氨氮去除率85‑96%,总磷去除率97%以上;COD、SS、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均可以达到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联合处理降低了泡菜废水主要污染物,有利于后续处理的进行,对于泡菜厂和处理站针对含盐废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联合工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泡菜作为一种风味美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制作历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6年,四川泡菜产量360万吨,产值310亿元,约占全国泡菜产量的70%。预计2017年,泡菜产量将达380万吨、产值达320亿元。随着行业规模的迅速壮大,伴随着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加剧,泡菜的工业化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盐废水,其主要污染成份为植物纤维、植物氨基酸、有机酸、醇类并且含有大量食盐及钙镁等多种无机元素,因此有高COD、高氮磷等特点,处理难度大。
含盐泡菜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可以分为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
王志霞等通过驯化得到耐盐微生物,并认为间歇式反应器较连续运行的反应器对高盐环境更具有抵抗力,附着生长较悬浮状态对盐的耐受力更强,驯化后的微生物对钠盐的耐受力会更高。Yang和Lai采用的研究表明,耐盐酵母菌可以用来处理高有机物、高含盐废水,比普通的好氧或厌氧细菌处理效果更好。目前,虽然针对含盐泡菜废水进行的培育耐盐菌的研究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提出一种方案,但其缺点在于驯化时间长,活性污泥系统启动慢。并且,耐盐菌对盐浓度适应能力有限,还容易受盐度变化的影响。关于膜处理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也有相关研究,如Sridhar等利用反渗透处理橄榄油加工废水,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4%和98.2%,废水中的色度和BOD5也全部被去除。目前,该技术在含盐废水的处理中效果最好,理论上能够实现所有污染物的去除。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废水的成分复杂,反渗透的预处理负荷较大,除盐时需频繁更换滤膜;处理过程须阻垢剂、还原剂等易造成二次污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受废水成分影响大,处理设备复杂等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联合工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联合工艺处理含盐泡菜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泡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和盐渍混合废水,采用絮凝预处理,使废水中悬浮物形成团聚,便于脱离水体;然后通过吸附处理降低泡菜废水悬浮物和色度;接着再通过高级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后,通过离子交换深度处理,以吸收氨氮和总磷,并进一步降低有机污染物。具体的,所述絮凝预处理选择碱式氯化铝(BAC)作为絮凝剂;所述吸附处理所用吸附材料为改性粉煤灰;所述高级氧化处理为过硫酸钠高级氧化;所述离子交换所用材料为改性沸石。
絮凝预处理的作用:单独的改性粉煤灰处理对废水COD去除有较好效果,但部分细小的悬浮物因为体积微小而未能完全去除,在吸附处理之前先絮凝,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能够形成团聚,去除更微小的悬浮物,使改性粉煤灰吸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粉煤灰,其改性方法为,将粉煤灰洗净并置于105℃烘箱中烘干。按质量比1:4-1:5称取碳酸钙和预处理后的粉煤灰,混合均匀后放入瓷坩埚中,在600-750℃下焙烧2-3h,自然降温至室温后,用30%硫酸浸泡8-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