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隔热型外墙腻子粉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7903.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继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继善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石粉 矿渣棉 腻子粉 制备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保温隔热性能 保温隔热 光引发剂 外墙腻子 加工技术领域 复合 丙烯酸树脂 紫外光照射 复合助剂 加工步骤 聚合反应 熔融状态 三维结构 复合物 胶凝剂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隔热型外墙腻子粉的加工方法,涉及腻子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加工步骤:(1)滑石粉与矿渣棉的复合,(2)胶凝剂的制备,(3)辅料的制备,(4)腻子粉的制备。本发明过滑石粉与矿渣棉的复合来增强所制腻子粉的保温隔热性能,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光引发剂作为复合助剂,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在光引发剂存在下经紫外光照射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丙烯酸树脂在熔融状态下促使滑石粉与矿渣棉的三维结构交融,从而形成具有优异保温隔热性能的滑石粉‑矿渣棉复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腻子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隔热型外墙腻子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腻子粉,是建筑装饰材料的一种,用来墙面修补找平的一种基材,为下一步装饰(刷油漆或贴壁纸)打下良好的基础。腻子分为内墙和外墙两种,外墙腻子要抵抗风吹日晒所以胶性大、强度高、环保指数稍低,内墙腻子综合指数较好、健康环保。所以通常内墙腻子不外用,外墙腻子不内用。
空气中的热能是经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的,其中90%以上来自于辐射热的传递。为了减缓这些热量的传递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建筑物表面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使得墙体材料在夏季可以提高隔热性能,在冬季可以改善保温性能。目前,我国建筑隔热材料多是将隔热保温涂料及其制品与饰面腻子这两种产品共同作用于墙体表面,但存在结构不牢固、易起皮开裂、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并且常常因开裂脱落而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操作简单易行、所制腻子粉施工性好且所形成腻子层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保温隔热型外墙腻子粉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保温隔热型外墙腻子粉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1)滑石粉与矿渣棉的复合:先将滑石粉和矿渣棉混合后置于100-11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再加入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光引发剂,混合均匀,然后于光强30-100mW/cm2的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的聚合物加热至熔融状态保温搅拌15-30min,并将所得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转入-10℃环境中密封冷冻5-8h,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滑石粉-矿渣棉复合物;
(2)胶凝剂的制备:先将硅酸镁铝置于100-11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再加入聚氧化乙烯、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和体积分数60-70%的乙醇溶液,并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30-60min,然后将所得混合物经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浓缩剩余物经55℃真空干燥至恒重,所得固体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胶凝剂;
(3)辅料的制备:将高岭土、沸石粉、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水白树脂充分混合,即得辅料;
(4)腻子粉的制备:将上述所制滑石粉-矿渣棉复合物、胶凝剂和辅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经混合均匀,即得腻子粉。
所述步骤(1)中滑石粉、矿渣棉、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50-100:10-20:5-15:0.05-0.5。
所述步骤(1)中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74g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0.2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溶于无水乙酸乙酯中,并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45-50℃,缓慢滴加1.64g 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于45-50℃下保温搅拌反应3h,再加入7.68g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同时补加0.2m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继续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70-75℃保温搅拌反应4h,最后在真空条件下蒸馏出溶剂,即得光引发剂。
所述步骤(2)中聚氧化乙烯的分子量在200-400万。
所述步骤(2)中硅酸镁铝、聚氧化乙烯、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六甲醚、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50-100:10-20:5-10:10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继善,未经金继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