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8234.9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事故 陈述材料 道路交通事故 计算机存储介质 终端 车辆发生事故 事件发生地 电子报告 获取请求 事故处理 自动检测 陈述性 人性化 智能化 上传 优选 整合 交通事故 发送 参考 检测 司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发生事故时,形成车辆事故事件,并获取发生该车辆事故事件;发送获取车辆事故事件发生地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的获取请求,并等待接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填写《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将《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和该车辆事故事件的电子报告整合成车辆事故报告;上传车辆事故报告。本发明能自动检测交通事故并生成当事人陈述材料及提供优选陈述性参考,大大方便驾驶员,特别适用于缺少事故处理经验的新手司机,并可以让驾驶员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对车辆的智能化、人性化的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车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成方法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行车记录仪主要用于在行车过程中对车外周围情况进行摄像记录并保存,从而为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和事故理赔提供有力的证据。然而,在每次交通事故中,通常还涉及收集相关资料举证的问题,这对于一般用户来说都是非常繁琐的事情。另外,由于事故发生后用户通常容易紧张,对于证据等的收集难免存在遗漏的情况,导致事后才发现很多证据没有被保留。而现有的行车记录系统往往只能对车位周围情况进行摄像记录,对于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车损部位不能确切地感知到,更无法引导用户进行事故发生后的后续操作,特别是对缺少事故处理经验的新用户不方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引导用户进行事故发生后的后续操作,更不适用于缺少事故处理经验的新用户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引导用户进行事故发生后的后续操作,更不适用于缺少事故处理经验的新用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发生事故时,形成车辆事故事件,并获取发生该车辆事故事件;发送获取车辆事故事件发生地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的获取请求,并等待接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填写《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将《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和该车辆事故事件的电子报告整合成车辆事故报告;上传所述车辆事故报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检测到车辆发生事故时,形成车辆事故事件的步骤包括:获取车辆发生事故的撞击数据和受损方向;根据车辆发生事故的撞击数据和受损方向,判断事故类型;按照预定格式形成车辆事故事件;所述车辆事故事件终包括车辆发生事故的发生时间、车辆事故事件的发生地、车辆发生事故的撞击数据、受损方向和/或事故类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请求包括车辆事故事件的发生地及事故类型。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获取车辆事故事件发生地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的获取请求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获取请求发送至车辆事故事件的发生地的交管平台;所述交管平台可根据事故类型,查找类似于该事故类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的材料范文、交通事故责任判定案例和/或事故发生后的行为建议;接收所述交底单位反馈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和/或材料范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所述填写《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步骤的同时,所述车辆事故报告的生成方法还包括:根据该车辆事故发生的时间、当天的天气状况、车辆的导航位置、车辆事故事件的发生地、行驶方向、车辆的车速、驾驶员的操作,在所述《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上事故描述项上对车辆事故进行文字性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