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无线路由器的有线同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9259.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9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星星;何兵雄;黄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茂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 | 分类号: | H04N21/436;H04N21/4363;H04W8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无线 路由器 有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无线路由器功能的有线同屏器,其包括主控单元,该同屏器还包括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有线网络接口、网络接收器、电源接口、存储单元、视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以及无线传输单元;所述的有线网络接口接收到网络传输的数据,经过网络接收器将接收到网络数据传输至主控单元,并经主控单元转换后将数据发送到WiFi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改善了传统的同屏器所发出的无线WiFi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缺点。该有线同屏器能够发出无线WiFi,为手机、平板等无线端提供网络,还能够接收到手机、平板等无线端的视频、音频数据,显示在显示器上,在商务会议、教学领域及家庭娱乐有着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同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附有路由器功能的,可发射无线WiFi的带有无线路由器的有线同屏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音视频播放设备(即A V Source)和显示设备(即A V Sink)之间都通过有线连接的,这种连接不是以太网接口,早先是通过CVBS或VGA之类的接口传送模拟信号,失真较大,后来用HDMI等技术传送数字信号,但总是有电缆连接, 随着家用消费影音设备的增多,家里的电缆越来越多,布线很不方便,也很不美观, 更不可靠,后来HDMI组织提出了无线HDMI标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实现,以色列一家公司利用模拟射频技术,直接将音视频信号调制成无线电波,显示设备接收到无线电波后再解调,因为没有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导致带宽占用非常大,功耗很大,它的高辐射天线阵列也不适合于家用,当然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是信号延迟很小。随着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高清视频信号的压缩与解压缩能在几十毫秒内完成,这为无线传屏技术奠定了基础,无线同屏器也就出现了。
无线同屏器是一种可将移动设备中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文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另一个播放设备中。使用时,将同屏传输器输出接口与在要显示的设备输入接口连接,(例如采用HDM接口)。传输器应该自带一个APP。将同屏器插到显该显示设备上(如电脑、电视机等)。打开手机设置--显示--无线显示,搜索到该设备,连接上就可以同屏了。同屏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人们的家庭、工作中。但是传统的无线同屏器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传统的同屏器本身不具备联网的功能,其发射出的AP热点没有联网,用户使用手机连接上同屏器会导致手机断开网络。例如,见专利号为:201620232065.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其公开了一种同屏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主控制单元、无线接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输出单元,还包括控制输出设备的串口控制单元。该技术方案是同屏器的基础技术,其并没有解决同屏器本身无法联网的功能。另外,见专利申请号为:201610077632.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同屏方法及终端。该技术方案同样没有解决同屏器本身无法联网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无线路由器的有线同屏器,该同屏器还具有无线路由器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无线路由器的有线同屏器,包括主控单元,该同屏器还包括与主控单元连接的有线网络接口、网络接收器、电源接口、存储单元、视频输出接口、音频输出接口以及无线传输单元;所述的有线网络接口接收到网络传输的数据,经过网络接收器将接收到网络数据传输至主控单元,并经主控单元转换后将数据发送到无线传输单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源接口采用5V/2A的Micro USB型接口,通过该电源接口给主控单元供电。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线网络接口采用RJ45接口,该RJ45 接口通过一网络接收器与主控单元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视频输出接口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接口或者组合:HDMI借口、VGA接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音频输出接口采用耳机接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该同屏器还设置有按键,该按键与主控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茂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茂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