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9290.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郑志林;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系统 通信 主机 通信协议转换模块 带外管理 关键信息 信息交互 主机启动 主控芯片 时效性 通信系统 多样性 诊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用于全闪阵列系统中主机与SSD通信,其中,SSD具有主控芯片和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包括以下步骤:主机通过PCIE链路与SSD进行连接;若主机通过PCIE链路与SSD无法连接,主机启动JTAG调试模式或Uart调试模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系统。本发明公开的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和系统,对Host与SSD通信的带外管理接口SMbus进行扩展,除了同SSD进行SMbus的接口进行通信获取关键信息之外,还可以用来同SSD的JTAG和Uart口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其一口多用的功能,丰富了SSD出现故障时问题的诊断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还涉及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时下很流行的领域,每天全世界都有海量的用户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淘宝的双十一,12306的春运抢票,瞬时并发的海量交易数据传输需要占用非常大的带宽;传统的存储阵列下挂好多传统的HDD硬盘,其IOPS性能很低,需要大量的存储设备并联情况下才能获得较高的IOPS,而目前为了应对瞬时大规模随机读写的应用,数据中心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全闪存阵列,其下挂了大量的SSD硬盘。通常全闪存阵列下挂的SSD硬盘,可以通过带内接口PCIE来时行数据的收发和SSD的一些健康信息的收集;带外管理接口SMbus来获取SSD盘片的日志信息等;假若SSD在系统运行过程中,PCIE链路出现的问题,那么此SSD盘片就无法和Host进行交互,SMbus的带外管理接口只能获取此时SSD盘片的部分信息,有可能不能帮助开发人员进行实时定位,需要运维人员将此SSD断电,返给厂商进行进一步问题的定位。
基于上述问题,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如何丰富SSD出现故障时问题的诊断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和系统,对Host与SSD通信的带外管理接口SMbus进行扩展,除了同SSD进行SMbus的接口进行通信获取关键信息之外,还可以用来同SSD的JTAG和Uart口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其一口多用的功能,丰富了SSD出现故障时问题的诊断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文件中若干词语解释如下:
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
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系统管理总线;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Transmitter,通用异步传输收发器;
IOPS: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读写次数;
Host:主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闪阵列系统中通信方法,用于全闪阵列系统中主机与SSD通信,其中,SSD具有主控芯片和通信协议转换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主机通过PCIE链路与SSD进行连接;
若主机通过PCIE链路与SSD无法连接,主机启动JTAG调试模式或Uart调试模式;
其中,JTAG调试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主机将符合JTAG时序电平的调试指令转换为SMbus协议;
通过背板将转换为SMbus协议的控制指令传递给SSD;
SSD接收到此指令后转换为JTAG指令并进行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2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