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失效评定图的未爆先漏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9371.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0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亚;余伟炜;安英辉;薛飞;陈志林;王春晖;郁杨天;李平仁;师金华;黄平;王俊;钱桂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F119/02;G06F119/14;G06F113/1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陈婷婷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失效 评定 未爆先漏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失效评定图的未爆先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得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主管道不同服役年限下的信息;
(b)基于LBB评估准则,确定评估中假想裂纹的位置和类型参数;
(c)获得不同工况下的载荷信息,并以载荷是否对结构的塑性失稳具有影响将各种载荷区分成一次应力载荷和二次应力载荷,LBB分析中仅考虑一次应力载荷;
(d)计算线弹性应力强度因子KI,所述线弹性应力强度因子为瞬态中的一次应力载荷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
(e)计算含缺陷管道的极限载荷P0;
(f)计算断裂比参量Kr'=KIM/KIC和载荷比参数Lr'=P1/P0,式中P1为瞬态中的一次应力载荷;KIC为材料的断裂韧性;KIM为一次应力载荷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
(g)基于一回路主管道服役状态的信息,选择失效评定图;
(h)将计算得到的评定点坐标(Lr',Kr')绘在选定的失效评定图中;
(i)基于选定的失效评定图进行线弹性应力强度因子塑性修正,修正后的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KJ为:
式(1)中,点A(LrA,KrA)为评定点,点O为失效评定图坐标原点;点B(LrB,KrB)为直线OA与失效评定曲线的交点,n为材料拉伸性能Ramberg-Osgood关系中的硬化指数参数,KIA和KIB为A点和B点对应的应力强度因子,LrA、LrB、LrA'和LrB'分别为点A、B、A'和B'的横坐标, KrA、KrB、KrA'和KrB'分别为点A、B、A'和B'的纵坐标;
(j)基于弹塑性应力强度因子KJ计算裂纹前沿的J积分:
式(2)中,E为弹性模量,ν为泊松比;
(k)计算不同裂纹尺寸a下裂纹前沿的J积分,并将J积分按照式(3)进行拟合:
式(3)中,ci为多项式拟合系数;
(l)计算结构失效临界裂纹尺寸ac,计算公式为:
式(4)中,S和T为材料断裂韧性J-R阻力曲线特征参数;
(m)依泄漏率计算公式,评估结构临界泄漏裂纹尺寸aL:
式(5)中,m为泄漏检测仪器的精度,P为管道内介质的工作压力,ρ为介质的密度,D为裂纹面的张开距离;
依据LBB法规要求,进行LBB准则判断:若ac/aL大于2则满足LBB准则要求;若ac/aL不大于2则不满足准则要求;
步骤(a)中,所述一回路主管道不同服役年限下的信息包括服役初始材料弹性模量、初始应力-应变曲线、初始J-R阻力曲线、不同服役年限下的J-R阻力曲线、材料成分、服役温度和服役时间;
步骤(a)中,所述一回路主管道为奥氏体不锈钢铸件;
步骤(d)中,所述线弹性应力强度因子KI通过计算手册或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获得;
步骤(e)中,所述极限载荷P0通过计算手册或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获得;
步骤(f)中,所述材料断裂韧性KIC通过J-R阻力曲线获得;
步骤(g)中,选择的所述失效评定图根据材料实际拉伸性能进行建立;
所述的材料实际拉伸性能考虑了不同服役时限下的老化效应;
步骤(g)中,选择的所述失效评定图具有可根据服役状态和评估时刻的温度进行线性差值的特性;
步骤(l)中,选择的所述材料断裂韧性J-R阻力曲线特征参数S和T由现有规范或实验测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3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