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9665.7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彤芯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23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移动检测 智能照明系统 被测物体 高电平电信号 微波感应模块 微处理器单元 色彩可调LED 多普勒雷达 高电平信号 感应距离 供电电压 节能环保 有效检测 智能调节 灵敏度 物联网 占空比 美化 检测 景观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该系统包括物体移动检测模块、微处理器单元MCU和亮度/色彩可调LED灯;物体移动检测模块采用多普勒雷达技术,通过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到被测物体时,产生一个高电平电信号,MCU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LED灯的亮度;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切换,控制不同颜色的LED灯串联的开关,从而配置不同的LED灯色彩和亮度。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被测物体,智能调节LED灯的色彩和亮度,节能环保,美化景观;同时,可靠性强,灵敏度高,感应角度大,感应距离远,供电电压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光控制系统是通过人工方式定时启停照明系统,或通过预先设定的时间进行开启和关闭。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较高,但效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且没有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包括物体移动检测模块、微处理器单元MCU和亮度/色彩可调LED灯;
所述物体移动检测模块采用多普勒雷达技术,通过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到被测物体时,产生一个高电平电信号,MCU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通过改变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LED灯的亮度;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切换,控制不同颜色的LED灯串联的开关,从而配置不同的LED灯色彩和亮度。
优选地,所述PWM信号包括引脚PWMP、PWMR、PWMG、PWMB和PWMW信号。
优选地,所述照明系统包含室内照明模式和室外照明模式;
所述室内照明模式为:当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进入房间后,发出高电平,从而MCU将PWMR、PWMG和PWMB信号从原来的循环置高切换为低电平,同时增大PWMP信号占空比,拉高PWMW信号,使LED灯的输出在人体进入房间后,从彩色照明切换到高亮的白光照明;
所述室外照明模式为:当室外路上有行人和车辆移动时,MCU设置为高亮度的彩色照明;当室外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移动时,MCU设置为低亮度的彩色照明。
优选地,所述微波感应模块的感应距离为0~8米,感应角度为360°。
基于所述系统的一种智能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为:物体移动检测模块采用多普勒雷达技术,通过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到被测物体时,产生一个高电平电信号,MCU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通过改变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LED灯的亮度;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切换,控制不同颜色的LED灯串联的开关,从而配置不同的LED灯色彩和亮度;
室内照明模式为:当微波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进入房间后,发出高电平,从而MCU将PWMR、PWMG和PWMB信号从原来的循环置高切换为低电平,同时增大PWMP信号占空比,拉高PWMW信号,使LED灯的输出在人体进入房间后,从彩色照明切换到高亮的白光照明;
室外照明模式为:当室外路上有行人和车辆移动时,MCU设置为高亮度的彩色照明;当室外路上没有行人和车辆移动时,MCU设置为低亮度的彩色照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有效检测被测物体,智能调节LED灯的色彩和亮度,节能环保,美化景观;同时,可靠性强,灵敏度高,感应角度大,感应距离远,供电电压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照明系统框架图;
图2为颜色/亮度可调LED灯线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彤芯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彤芯微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