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器、医学成像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9674.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161 | 分类号: | G01T1/161;G01T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金铭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医学 成像 系统 信息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医学成像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探测器包括多个晶体柱和与所述多个晶体柱耦合连接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多个晶体柱平行于扫描腔的轴线设置,且所述多个晶体柱沿所述扫描腔的圆周方向排列至少一层。通过用晶体柱代替了传统探测器中在轴向上处于同一列的多个晶格,大大减少了读出结构的路数,因此节约了探测器的硬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医学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方案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器、医学成像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医学领域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临床检查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PET扫描由PET系统完成,而PET系统的核心部件是PET探测器。PET系统中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圆柱形孔径,该孔径称为扫描腔,扫描腔用于容纳沿轴(指圆柱形孔径的中心轴)向延伸的用于承载扫描对象的检查床。PET探测器设置于扫描腔内侧。
PET探测器是决定PET性能好坏的最关键部件,一般由晶体、光电探测器和高压电源组成。晶体的作用是将不易产生光电效应的高能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以利光电探测器接收。光电传感器的作用是把晶体产生的可见光子通过光电效应而转变为电子,经逐级放大后,以电流的形式输出给后街的电子线路系统。
。在传统PET探测器中,晶体是以晶体块的形式存在的。图1为传统PET探测器的横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传统PET探测器中晶体块一方面沿圆周方向排布,另一方面沿轴向方向排列。因此,传统PET探测器展开后是n*n晶格(即n行n列的晶格),每个晶格都有一个读出结构(参见图1),n*n晶格总共需要n*n路读出结构,读出结构较多,导致PET探测器硬件成本较高。
此外,传统PET探测器展开后是n*n晶格(即n行n列的晶格),同一列(轴向)上的晶格采集的能量信息是一样的,无法区分光子入射点在径向(指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上的位置,因此无法确定光子的入射深度信息。这导致通过传统PET探测器可以获得光子入射点的二维坐标,但不能获得入射点的三维坐标。并且,每个晶格都有一个读出结构,n*n晶格总共需要n*n路读出结构,读出结构较多,导致PET探测器硬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方案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探测器、医学成像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医学成像设备中的探测器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器,包括多个晶体柱和与所述多个晶体柱耦合连接的光电探测器,所述多个晶体柱平行于扫描腔的轴线设置,且所述多个晶体柱沿所述扫描腔的圆周方向排列至少一层。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晶体柱与所述光探测器之间设置有光导。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多个晶体柱中相邻的晶体柱之间设置有反射膜。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光电探测器成对设置,每对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晶体柱。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所述晶体柱具有与其相对设置、相隔180度的对应晶体柱。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成像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探测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医学成像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光子的能量信息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能量信息和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所述光子的空间位置信息,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包括径向位置信息和轴向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