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9747.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不扬;赵伟强;徐婷;宗长富;陈国迎;秦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2 | 分类号: | G01P5/02;G01P13/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变 风速风向传感器 叶片 金属薄片 叶片基座 叶片套 圆盘状结构 电控装置 固定底座 应变片 底座 匹配 测量 凹槽内部 分布设置 可拆卸的 圆周阵列 空腔 | ||
1.一种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为圆盘状结构,并且具有第一凹槽;
叶片基座,其为圆盘状结构,并且匹配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在所述叶片基座上沿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第二凹槽;
电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叶片基座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仿生形变叶片,其包括:仿生形变叶片套、金属薄片和应变片;
其中,所述仿生形变叶片套的一侧设置固定底座,用于在所述第二凹槽内匹配固定,仿生形变叶片套的叶面外轮廓包括第一曲线段和第二曲线段,并且所述第一曲线段和所述第二曲线段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曲线段的轮廓曲线方程为:
式中,A为叶面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B为叶面竖直方向的最大长度,a为叶面底端至应变片中心处距离;仿生形变叶片套根据金属薄片大小浇筑而成;
所述应变片设置在所述金属薄片的正反面上,并且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联;
所述金属薄片能够从所述固定底座处插入到所述仿生形变叶片套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叶面水平方向的最大长度A、叶面竖直方向的最大长度B和叶面底端至应变片中心处距离a满足如下条件:
0.6U≤A≤0.8U;
I2=αh4;
式中,G为金属薄片的切变模量,E为金属薄片的弹性模量,I1为金属薄片的截面惯矩,I2为扭转截面系数,h为金属薄片厚度,b为金属薄片宽度,ωf为十二级风时的风压,N为所述仿生形变叶片套的前后排距离,U为所述仿生形变叶片套的左右两片叶面中心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螺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侧沿圆周均布侧耳,在所述侧耳上设置通孔,其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螺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通孔,用于将所述应变片的引脚引出的电线通过所述通孔引入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粘接到所述金属薄片上;以及
所述叶片基座与所述底座粘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形变叶片的材质为硅橡胶;以及
所述叶片基座的材质为塑料或者金属。
9.一种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8任何一项所述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包括:
确定叶片基座与底座材料及大小,根据测量范围选用不同弹性模量和特性的金属薄片,根据金属薄片大小浇筑仿生形变叶片套,在金属薄片上正反面贴好应变片,将选好的各部分粘接,连接好电控装备及电路;
安装在重型车辆顶部或者飞行器开阔表面,选好安装面后,使用螺栓将传感器安装在重型车辆或者飞行器上;
检查各个仿生形变叶片角度,使仿生形变叶片呈圆形分布,面向各个方向;
标定好风力等效因子后,测量风速与风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仿生形变叶片的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风速:
式中,K为风力等效因子,ρ为空气密度,S为迎风面积,l0为金属薄片上应变片至自由端的距离,E为金属薄片的弹性模量,b为金属薄片的宽度,h为金属薄片厚度,ε为金属薄片在应变片位置的应变形变;以及
风向测量过程包括:
统计所有金属薄片的受力,受力最大的金属薄片所对应的仿生形变叶片拥有最大的迎风面,风向为拉伸形变最大的一侧,当相邻两个金属薄片所对应的仿生形变叶片受力同时最大时,风向为两个仿生形变叶片中间向拉伸形变一侧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7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