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箱式河蚌养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9761.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邀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吴胜平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箱 河蚌 养殖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网箱式河蚌养殖设备,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上下两端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上均布有弧形凹槽,两相邻弧形凹槽之间对应的旋转盘侧面设有三角形孔,旋转盘下端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旋转器,连接杆上均布有圆孔,连接杆上均布有空心状的塑料棒,塑料棒插入各个网箱内,连接杆上端连接的旋转盘上设有饵料投放孔,连接杆为中空状,连接杆上设有伸缩调节器,设置的旋转器能够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网箱转动,在旋转盘上设置饵料投放孔,使饵料可以通过投放孔投入,在连接杆转动下,饵料由于离心运动,均匀的从塑料棒中甩入各个网箱内,同时设置圆孔也能够将部分饵料投放到各个网箱附近,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箱式河蚌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学名:Unionidae)的一类动物统称,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我国的因水资源丰富,河蚌作为自然资源以及供应不了食用与作饲料的数量,多数为自然环境中捕捞,而逐渐捕捞减少,需要人工养殖来供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网箱式河蚌养殖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成活率高,分离养殖,净化水质,提高河蚌觅食效率,缩短河蚌生长周期功能,适合大规模推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网箱式河蚌养殖设备,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上下两端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上均布有弧形凹槽,两相邻弧形凹槽之间对应的旋转盘侧面设有三角形孔,旋转盘下端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旋转器,连接杆上均布有圆孔,连接杆上均布有空心状的塑料棒,塑料棒插入各个网箱内,连接杆上端连接的旋转盘上设有饵料投放孔,连接杆为中空状,连接杆上设有伸缩调节器,设置的旋转器能够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网箱转动,在旋转盘上设置饵料投放孔,使饵料可以通过投放孔投入,在连接杆转动下,饵料由于离心运动,均匀的从塑料棒中甩入各个网箱内,同时设置圆孔也能够将部分饵料投放到各个网箱附近,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河蚌养殖成活率高,适合大规模推广。
作为优选,三角形孔与相邻弧形凹槽连通,两相邻弧形凹槽之间连接有固定绳从三角形孔穿出,固定绳穿出部分连接于底壳两侧的网绳,上下相邻底壳之间通过网绳连接,形成网箱,通过两相邻弧形凹槽之间连接固定绳从三角形孔穿出,连接底壳两侧,使转盘在旋转器的旋转下带动下方的网箱做旋转运动,使水中能够产生溶解氧供河蚌呼吸,使河蚌生长更快,同时能够防止河蚌青等天敌靠近觅食。
作为优选,旋转盘下端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旋转器,连接杆上均布有圆孔,连接杆上设有伸缩调节器,通过在旋转盘下端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旋转器,使连接杆能够在旋转器的作用下旋转,连接杆上均布有圆孔,使连接杆在旋转时能够在水下产生气泡,增加养殖水中的氧气,连接杆上设置的伸缩调节器,能够使连接杆进行上下伸缩,使网绳网孔大小在连接杆伸缩作用下发生改变,适合养殖不同大小的河蚌苗,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邀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邀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9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