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2-SO4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0354.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30B29/46 | 分类号: | C30B29/46;C30B29/62;C30B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4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须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增韧补强 制备 层间离子 可调变性 可交换性 类化合物 绿色生产 吸附材料 阳离子 阴离子 除杂 阻燃 催化 离子 太阳能 引入 节约 能源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晶须,是由阳离子Mg2+,Al3+,和阴离子OH‑,Br‑,SO42‑结晶而成。本晶须不仅具有晶须典型的结构所带来的增韧补强功能;还具有HTLc类化合物所具有的孔径的可调变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层间离子可交换性的功能,在增韧补强材料,催化、阻燃、吸附材料等领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不引入其他离子,利用晶须特性将其分离,没有额外除杂步骤,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了能源实现绿色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晶须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2-SO4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是水滑石(Hydrotalcite,HT)和类水滑石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HTLc) 的统称,是一类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它不仅具有LDH所有的功能,如催化、吸附、阻燃等,且同时还具有晶须的增韧补强功能,是一种环保型的多功能无机材料。
最典型的LDH是Mg6Al2(OH)16CO3·4H2O,也称镁铝水滑石,如果此镁铝水滑石中的Mg2+、A13+或CO32-离子被其他离子所取代,即可得到类水滑石(HTLc)。 HTLc的通式是:
(其中M2+为二价金属离子,如Mg2+、Ni2+、Co2+、Zn2+、Cu2+等;M3+为三价金属离子,如Al3+、Cr3+、Fe3+、Sc3+等;A为层间阴离子,如CO32-、 NO3-、Cl-、SO42-、PO43-、C6H4(COO)22-等;m为层间结合水数目)。由所组成的板层称为金属板层,由组成的层称为阴离子层。这种层状结构可用下表示如下:
由于LDH有孔径的可调变性,又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层间离子可交换性,因此其在催化、阻燃、吸附、医药、基因存储等领域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LDH类化合物,目前国内外许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板层二价阳离子的置换上,例如将镁离子置换为铜离子或钴离子等,也有的设计将阴离子置换为一些诸如氨基酸等有机生物分子的。在国内,北京化工大学对LDH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设计含铜、钴、镍、有机酸、多酸等插层LDH复合材料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在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在制备LDH技术上、或者利用LDH作为催化剂合成众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上、又或者用作阻燃剂、吸附剂等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实验数据。
但至目前,LDH类化合物主要为片状结构,晶须状的LDH类化合物几乎没有报道。而晶须状的无机材料具有增韧补强功能,开发晶须状的LDH类化合物则可赋予LDH类无机材料较好的增韧补强功能,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南师范学院,未经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