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后视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1196.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会宇;王秋红;叶永涛;周慧娟;倪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会宇;王秋红;叶永涛;周慧娟;倪晓林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5285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壳 承载底座 投影机构 显示器 车辆前挡风玻璃 后视镜 监控摄像头 镜面 车辆后方 高效智能 控制电路 定位槽 下表面 前方路况信息 采集 摄像头 车辆车头 棘轮机构 镜面反射 投影显示 有效实现 后表面 内表面 前表面 车尾 铰接 路况 观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后视镜,包括承载底座、承载壳、镜面、显示器、监控摄像头、投影机构及控制电路,承载底座末端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表面顶部,且承载底座前端与承载壳后表面铰接,镜面嵌于承载壳前表面,承载壳下表面定位槽,显示器嵌于定位槽内,投影机构通过棘轮机构安装在承载壳下表面,控制电路嵌于承载壳内,监控摄像头分布车辆车头和车尾外表面。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实现通过镜面反射实现对车辆后方路况进行直接观测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摄像头对车辆后方、前方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显示器显示或通过投影机构直接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进行直接投影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时当前车辆行驶中对车辆后方路况观测作业的重要设备,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后视镜往往均为传统的平面反光镜面,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同时均不同程度存在后时间使用中观察面范围窄,易受障碍物遮挡而导致后视镜观测效果失效,从而导致了当前的后时间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虽然也开发出了基于安装在车辆外部摄像头直接进行路况观测的后视镜设备,以达到提高观测范围和克服后视镜易受到障碍物遮挡的缺陷,但这类后时间在对路况现实时均不同程度存在显示截面小,辨识难度大,并易导致后视镜的光线反射能力受到影响,从而也导致当前的后视镜设备使用中存在较大弊端,不能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后视镜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后视镜,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实现通过镜面反射实现对车辆后方路况进行直接观测作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摄像头对车辆后方、前方路况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根据使用需要通过显示器显示或通过投影机构直接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进行直接投影显示,从而达到提高通过后时间对路况识别辨识的灵活性和可靠性的目的和消除障碍物对视线遮挡的弊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高效智能后视镜,包括承载底座、承载壳、镜面、显示器、监控摄像头、投影机构及控制电路,承载底座末端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内表面顶部,且承载底座前端通过棘轮机构与承载壳后表面铰接,且所述的承载壳中线与车辆前挡风玻璃中线重合,且承载壳下端面与水平面平行分布,镜面嵌于承载壳前表面,并与承载壳同轴分布,承载壳下表面设至少一个定位槽,显示器嵌于定位槽内,并通过滑轨与定位槽滑动连接,投影机构通过棘轮机构安装在承载壳下表面,且投影机构光轴与车辆前挡风玻璃内表面呈0°—90°夹角,控制电路嵌于承载壳内,并位于镜面后表面位置,控制电路分别与显示器、监控摄像头、投影机构、车辆行车电脑电路及车辆电源电路电气连接,监控摄像头至少两个,分别分布车辆车头和车尾外表面,且监控摄像头轴线与车身轴线呈30°—15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为至少两级伸缩杆结构,且所述的承载底座轴线与水平面呈45°—90°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壳内设隔板,并通过隔板将承载壳从前至后分为定位槽和控制腔,所述的镜面嵌于定位槽内,且镜面后表面与隔板相抵,所述的控制电路和定位槽均嵌于控制腔内,且所述的定位槽与控制电路间通过隔板相互隔离,所述的控制电路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设至少一个电源接线端子和至少一个数据通讯端子,且所述的电源接线端子和数据通讯端子分别与控制电路、行车电脑电路和车辆电源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与镜面后边间通过至少两个弹性定位垫块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镜面后表面设至少一条电加热丝,所述的电加热丝环绕镜面轴线均布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器面积为镜面面积的30%—60%,并通过定位销与定位槽对应的承载壳侧表面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会宇;王秋红;叶永涛;周慧娟;倪晓林,未经徐会宇;王秋红;叶永涛;周慧娟;倪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