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91666.5 申请日: 2018-03-30
公开(公告)号: CN108860506B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谢多;王化明;陈宣邑;方晓毅;潘传飞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B63C9/00 分类号: B63C9/00;B63C9/08
代理公司: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贾森君
地址: 316022 浙江省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下 救援 系统 中的 救生
【说明书】:

发明属于水下救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其解决了现有水下救援系统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救生笼包括连接杆、大救生圈、小救生圈和充气装置,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电磁吸盘,连接杆的上端与大救生圈相连接,大救生圈的底部设置有承重网,大救生圈的侧边通过网袋与小救生圈相连接,充气装置与大救生圈及小救生圈相连接且能够为大救生圈及小救生圈充气。本发明具有救援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救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

背景技术

2015年6月2日晚,“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上翻沉,事故造成442人遇难。整个搜救过程中,完全依靠潜水员人工进行,由于潜水员携带氧气有限,水下工作时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加之沉船内部受到破坏,潜水员能够到达的区域受到限制。水下应急救援手段的缺乏导致了沉船搜救行动无法大范围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延误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水下救援关键在于时间,在越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搜救成功的几率越大。但目前国内外水下救生领域尚不成熟,各水下救援方式的实施难度大、配套不完善、耗时长,因此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水下救援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笼包括连接杆、大救生圈、小救生圈和充气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电磁吸盘,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大救生圈相连接,所述大救生圈的底部设置有承重网,所述大救生圈的侧边通过网袋与小救生圈相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与大救生圈及小救生圈相连接且能够为大救生圈及小救生圈充气。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水下救援系统在使用时,可将电磁吸盘吸附于带铁制用品的水下航行器上,如潜水艇、水下机器人等,当救生笼移至落水者正下方时,可通过充气装置给大救生圈和小救生圈充气,使得小救生圈向上升拉动网袋张开形成笼体,然后通过电磁吸盘使连接杆与水下航行器相分离,救生笼在大救生圈和小救生圈的作用下,开始往上升将落水者抬出水面,而由于大救生圈上设置有连接杆和电磁吸盘,因此,能够使得整个救生笼保持张开的状态,救援快速方便。而本设计中提及的大救生圈和小救生圈使用日常可见的气囊即可,在此不加以赘述。

在上述的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中,所述大救生圈上套设有若干个线环,所述线环连接有一根拉索,所述拉索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相连接。连接杆通过拉索的方式固定,与拉索则为柔性连接,无论连接杆的方向如何改变,都可保证大救生圈处于水平位置,避免落水者从救生笼内滑出。

在上述的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中,所述连接杆包括气缸一和杆体,所述气缸一的缸体上端与所述拉索的端部相连接,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上端插接于所述气缸一的缸体内,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下端与所述杆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杆体的下端与所述电磁吸盘相连接。设计有气缸一后,使得连接杆的长度可伸缩,可进一步方便调节救生笼的位置,使得救生笼可快速移动至落水者的下方。

在上述的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中,所述杆体的下端与所述电磁吸盘相铰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体及电磁吸盘相铰接。设计有气缸二后,可通过调节杆体与电磁吸盘的相对角度大小,从而快速调节救生笼的位置,提高救援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水下救援系统中的救生笼中,所述网袋包括若干根与所述大救生圈及小救生圈相连接的网绳,所述网绳开设有供气体通过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大救生圈的内腔及小救生圈的内腔相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气缸一的缸体上的储气瓶,所述储气瓶与所述大救生圈的内腔相连通。储气瓶在进行充气时,可先将大救生圈大致充满,使其大概呈圆形,方便将救生笼对准落水者下方,继续充气,气体通过网绳的通道进入小救生圈,小救生圈内的气体也逐渐充满,使得救生笼成型,方便进行救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