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草莓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92184.1 申请日: 2018-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8587941A 公开(公告)日: 2018-09-28
发明(设计)人: 孟祥东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01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866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保藏 微生物菌剂 草莓 草莓根腐病 增效剂 中国微生物菌种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中心 草莓植株 根腐病菌 根际定殖 果实品质 抗逆能力 恶霉灵 混合液 菌菌液 连作 防治 降解 菌肥 微生物 土壤 管理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对草莓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是: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伯克霍尔德菌菌液和增效剂;所述的伯克霍尔德菌,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326,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增效剂为百菌清和恶霉灵4000‑5000液混合液,二者的比例为1:8‑8:1;该菌肥为在草莓根际定殖能力好并且安全可靠,并且对连作草莓土壤中根腐病菌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草莓植株的抗逆能力,提高草莓的产量和果实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草莓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

背景技术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茬地发病较轻,或不发病;重茬地发病严重,随着重茬次数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果实产量随之下降。草莓根腐病植株根系比健康植株根系短小,颜色灰暗,地下部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受到病原菌的侵害,生长稀疏。根部受害,吸收能力下降,又导致水分、无机物和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致使地上部弱小或整株青枯。

草莓黑根腐病因复杂,病害循环多样。可由多种土壤病原真菌、线虫、土质贫瘠和不适宜的环境(如冻害)单独或复合所致。河北满城草莓基地草莓黑根腐根部组织分离到的主要病原物有立枯丝核菌等。

目前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1)合理轮作,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可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配合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提高土壤墒情。(2)科学施肥,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优质高产之根本,因此肥料应掌握“多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叶面肥”促使草莓健壮生长,从而激发草莓自身抗根腐病能力。(3)药剂防治,草莓根腐病应以预防为主,在育苗时用高锰酸钾每平米2-4克,进行喷淋。移栽前后用高锰酸钾,稀释1500倍液,每株200毫升,进行灌根。(4)高垄地膜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并在在草莓开花前、幼果期、膨大期要及时喷洒药剂,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

对于草莓种植农户来说,草莓采摘的3-4年中,频繁轮作会导致经济效益降低,而使用施肥的方法容易造成伤苗等不良后果,单一的药剂防治会引起抗药性和草莓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对草莓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用于防治草莓根腐病,同时降解草莓根系分泌物中的自毒物质,起到防治土壤病原菌,促进草莓植株生长和降解自毒作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一种对草莓根腐病具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伯克霍尔德菌菌液和增效剂;

所述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hytofirmans),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5326,保藏日期为2018年1月29日;

该菌株的菌落及菌体特征为:该自毒物质降解菌在NA培养基(酵母浸粉1g;牛肉膏3g;蛋白胨5g;蔗糖10g;琼脂18g;蒸馏水1000ml;121℃灭菌30min)上培养48h后菌落成白、圆形、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直径2~4mm。菌体杆状,丛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不产芽孢;

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为:氧化酶试验阴性或阳性、接触酶试验阴性或阳性、淀粉水解试验阴性、明胶液化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阳性、丙二酸盐利用试验阳性、H2S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葡萄糖利用试验阳性、蔗糖利用试验阳性、麦芽糖利用试验阴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