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2213.4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9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礼明;龙雪峰;徐龙旺;张海斌;苏晓波;蒋永祝;周献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南宁启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2 | 代理人: | 经国富 |
地址: | 53002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粉煤灰 聚酯纤维 矿渣 掺合料 钢纤维 减水剂 膨胀剂 外加剂 引气剂 硅灰 集料 制备 重量份配比 水泥 节约资源 无毒性 废弃 便利 施工 | ||
1.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掺合料、集料、外加剂和水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是强度等级为52.5的硅酸盐水泥;所述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硅灰和矿渣;所述集料包括砂和石;所述外加剂包括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膨胀剂、减水剂、引气剂和钢纤维;所述水为普通自来水;所述各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水泥180~250份、粉煤灰200~290份、矿渣45~80份、硅灰25~65份、砂655~695份、石1000~1200份、膨胀剂25~65份、钢纤维3.6~4.9份、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0.4~0.9份、减水剂6.6~7.9份、引气剂0.55~0.75份和水135~15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材料中各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制成:水泥200~230份、粉煤灰220~270份、矿渣55~70份、硅灰35~55份、砂665~685份、石1050~1150份、膨胀剂35~55份、钢纤维3.9~4.6份、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0.5~0.8份、减水剂6.9~7.6份、引气剂0.60~0.70份和水140~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为高性能改性聚酯/聚丙烯单丝纤维,长度为16~20mm,断裂强度大于300MPa,断裂伸长率为13~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Ⅰ级粉煤灰,其中SiO2含量大于50%,Al2O3含量大于30%,SO3含量小于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中SiO2含量大于90%;所述矿渣为磨细矿渣,其中SiO2含量大于30%,Al2O3含量大于13%,SO3含量小于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中Al2O3含量不小于15%,CaO含量不小于25%,MgO含量不大于5%,碱含量不大于0.7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中砂,属于Ⅱ区级配,含泥量不大于2.0%,泥块含量不大于0.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属于粒径为5~20mm的连续级配,压碎值不大于10%,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8%,含泥量不大于1.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减水率大于20%的高效减水剂;所述引气剂为掺量为0.5~1.0‰的高效引气剂;所述钢纤维长度为20~25mm,长径比大于34,抗拉强度大于900MPa。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水泥、粉煤灰、矿渣、硅灰、砂、石和膨胀剂,投入搅拌机中,匀速搅拌1~3min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拌合物;
(2)按照重量份数称取钢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然后将钢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加入步骤(1)得到的第一拌合物中,匀速搅拌1~3min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拌合物;
(3)按照重量份数取水、减水剂和引气剂,依次投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4)将步骤(3)的混合液分3~5次加入步骤(2)的第二拌合物中,匀速搅拌3~5min,得到混凝土半成品;
(5)将步骤(4)的混凝土半成品浇注到模具中成型,人工或机械振捣20~30s,正常养护,即得所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2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