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2499.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清;方辉;杨波;闫海涛;黄亮;韩路;颜景润;陈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道床 混凝土 平整 排水 坡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包括用于对道床中心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一收面机构和用于对两个轨枕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二收面机构,第一收面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安装在矩形框架上的第一刮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下方的行走轮,矩形框架由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拼接组成,第一刮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一个横梁的内侧表面上,第一刮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道床中心坡度相匹配的人字形缺口,第二收面机构包括斜向导杆、套装在斜向导杆上的滑座、连接在滑座上的第二刮板和用于带动滑座滑动的推拉杆。本发明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手工收面施工,减少收面施工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偏差,保证道床表面的平整度和排水坡度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轨道整体道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
背景技术
整体道床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床形式。整体道床施工过程中道床结构必须设置足够的排水坡度,确保排水通畅。整体道床排水坡度为3%。如果排水坡度不足或者道床表面不平,会导致道床表面出现积水的现象,积水会通过混凝土之间的空隙、裂缝渗入整体道床内部,在寒冷地区或者水里带有酸、碱、盐的离子的情况下,积水会造成整体道床内部的钢筋腐蚀,影响整体道床的抗拉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道床耐久性、寿命。在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道床表面的平整度和排水坡度进行收面处理,从而保证道床表面的平整度,保证排水坡度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心,收面施工主要靠人工进行,收面质量和精度主要靠人工控制,但是,人工收面误差较大、精度差,而且效率低。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用于对道床中心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一收面机构和用于对两个轨枕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二收面机构,减少收面施工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偏差,在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首先利用第一收面机构对道床中心的混凝土进行收面处理,接着利用第二收面机构对两个轨枕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收面处理,保证道床表面的平整度和排水坡度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道床中心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一收面机构和用于对两个轨枕之间的混凝土进行收面的第二收面机构,所述第一收面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上的第一刮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下方的行走轮,所述矩形框架由两个横梁和两个纵梁拼接组成,所述第一刮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一个横梁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第一刮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道床中心坡度相匹配的人字形缺口,所述第一刮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刮板和另一个横梁的吊索,所述行走轮设置在两个纵梁的下方,所述纵梁的外侧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内侧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第二收面机构包括斜向导杆、套装在所述斜向导杆上的滑座、连接在所述滑座上的第二刮板和用于带动所述滑座滑动的推拉杆,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斜向导杆呈垂直布设,所述斜向导杆倾斜的角度与整体道床的排水坡度相一致。
上述的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转动安装在一个横梁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导向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纵梁的外侧表面上。
上述的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挂环,所述另一个横梁上设置有第二挂环,所述吊索的两端分别钩挂在第一挂环和第二挂环上,所述吊索的长度可调。
上述的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平整度及排水坡度收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至少一个行走轮上设置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包括闸瓦、固定安装在闸瓦上的连杆、套装在连杆上的弹簧和安装在连杆顶端的踏板,所述踏板位于纵梁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流平消泡滚筒
- 下一篇:钢结构与混凝土主体结构交叉作业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