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火龙果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2665.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容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 有机肥 制备 富硒 阿司匹林 吸收率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高岭土 油渣 磷酸二氢钠 动物粪便 含量稳定 秸秆灰烬 人体吸收 茶叶渣 腐殖酸 抗旱性 木槿花 味精渣 有机硒 重量份 谷壳 抗虫 沼液 尿素 抗病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火龙果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硒植物营养剂6‑10份、秸秆灰烬32‑45份、尿素10‑15份、动物粪便45‑58份、味精渣12‑18份、磷酸二氢钠3‑5份、高岭土16‑24份、沼液30‑38份、油渣18‑30份、腐殖酸7‑10份、谷壳15‑22份、茶叶渣10‑14份、阿司匹林3‑6份和木槿花4‑8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的提供火龙果的抗虫、抗病和抗旱性,而且火龙果吸收率高,得到的火龙果中硒含量稳定,硒大多数为有机硒,形态更安全并且方便人体吸收,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领域,具体是一种富硒火龙果有机肥。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量天尺的栽培品种,攀援肉质灌木,具气根,分枝多数,延伸,叶片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骨质;花漏斗状,于夜间开放;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萼状花被片黄绿色,线形至线状披针形,瓣状花被片白色,长圆状倒披针形,花丝黄白色,花柱黄白色,浆果红色,长球形,果脐小,果肉白色、红色,种子倒卵形,黑色,种脐小。火龙果不仅味道香甜,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集于水果、花蕾、蔬菜、医药优点于一身,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铁、磷、钙、镁、钾等,富含大量果肉纤维,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B3、B12、C等,果核内 (黑色芝麻之种子) 更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及各种酶、白蛋白、纤维质及高浓度天然色素花青素(尤以红肉为最)。
硒,元素符号为 Se,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抗氧化(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拮抗重金属等生物学特性。国际硒学会推荐日摄入量60-400微克,中国
营养学会推荐日摄入量为50-200微克。但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微克,因此,
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一些癌症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市)也属低硒区。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相对于无机硒,有机形态的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安全性更高,无毒副作用,也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方便建立硒储备,人们也在种植富硒火龙果,但是现有的富硒火龙果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叶面喷施亚硒酸盐溶液,但此方法存在无机硒残留量大,安全性较低的缺点。二是在天然富硒的地区种植,此方法对硒含量定量可控困难,存在地域局限性,不利于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火龙果有机肥,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火龙果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纳米硒植物营养剂6-10份、秸秆灰烬32-45份、尿素10-15份、动物粪便45-58份、味精渣12-18份、磷酸二氢钠3-5份、高岭土16-24份、沼液30-38份、油渣18-30份、腐殖酸7-10份、谷壳15-22份、茶叶渣10-14份、阿司匹林3-6份和木槿花4-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秸秆灰烬包括油菜秸秆灰烬、小麦秸秆灰烬、水稻秸秆灰烬、玉米秸秆灰烬和甘蔗秸秆灰烬中的至少一种,动物粪便包括马粪、羊粪、猪粪、牛粪、鸡粪和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高岭土的粒径为0.10-1.35mm。
所述富硒火龙果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