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的电压补偿电路及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3332.1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0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骏;王英;张松鹤;徐宇博;李振明;杜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奕斯伟芯片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6117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线 电压补偿单元 远端 电压补偿电路 驱动电压 升压单元 显示面板 输出端电连接 供电电源 输入电压 近端 显示器 输入端电连接 电压补偿 电压衰减 升压处理 预设 供电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电压补偿电路及显示器,显示面板包括用于输送驱动电压的电源线,电源线具有靠近用于提供驱动电压的供电电源的近端以及远离用于提供驱动电压的供电电源的远端,电压补偿电路包括升压单元、电压补偿单元,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一输入电压,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补偿单元,以为电压补偿单元供电,电压补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线的远端,以对电源线的远端进行电压补偿,使得电源线的远端和近端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值,从而可以避免电源线的远端的电压衰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电压补偿电路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显示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发展到液晶显示器,又从液晶显示器逐渐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过渡。因为本身具有的薄、轻、高对比度、较快的响应速度、全彩色等优点,使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较多的领域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的OLED显示面板分为两类,分别为PM-OLED(passive matrix driving OLED,无源驱动OLED)、AM-OLED(active matrix driving oled,有源驱动OLED),其中,AM-OLED在大信息量显示中具有优势,常用于手机、电视、电脑等。
使用AM-OLED作为显示面板时,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像素的驱动电路距离驱动IC的距离不断增加,导致驱动电路的电源线上的等效电阻也会随之增加,使电源线的远端存在电压衰减,从而可能导致显示面板上近端(靠近驱动IC的一端)以及远端(远离驱动IC的一端)之间的驱动电压ELVDD1的电压值不同,进而导致AM-OLED显示面板的近端以及远端的显示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电压补偿电路及显示器,以克服上述的电源线的远端存在电压衰减的问题。
一方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电压补偿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用于输送驱动电压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具有靠近用于提供所述驱动电压的供电电源的近端以及远离用于提供所述驱动电压的供电电源的远端,所述电压补偿电路包括升压单元、电压补偿单元,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一输入电压,用于对所述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处理,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补偿单元,以为所述电压补偿单元供电,所述电压补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远端,以对所述电源线的远端进行电压补偿,使得所述电源线的远端和近端之间的电压差值小于预设值。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补偿单元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储能单元,所述第一支路一端与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支路为所述储能单元充电,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线的远端电连接,使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第二支路放电至所述电源线的远端,以对所述电源线的远端进行电压补偿。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路的通断。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路的通断。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通断状态相反,使得所述第一支路以及所述第二支路的通断状态相反。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的开关动作通过第一时钟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开关动作通过第二时钟信号控制。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的开关动作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状态确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补偿电路中还包括电压调整单元,用于调整所述电压补偿单元对所述电源线的远端进行补偿时的补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奕斯伟芯片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奕斯伟芯片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3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