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3844.8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锋;许双龙;甄建兵;魏红曼;陈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2 | 分类号: | C09K8/52;C09K8/536;C09K8/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堵 微球 聚丙烯酰胺 熟化 十二烷基硫酸钠 制备方法和应用 聚氧乙烯醚 中间混合物 氟氢化铵 氟化铵 氯化铵 溶剂油 咪唑啉 酸化 制备 速度稳定 油田化学 油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田化学领域。该解堵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酰胺进行熟化,获得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将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咪唑啉加入溶剂油中,混合均匀,形成中间混合物。将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加入中间混合物中,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氟氢化铵、氟化铵、氯化铵,混合均匀,获得解堵微球。各组分占反应体系的浓度分别为:聚丙烯酰胺1.0‑1.5g/L,氟氢化铵18‑19g/L,氟化铵12‑13g/L,氯化铵16‑17g/L,溶剂油30‑31g/L,十二烷基硫酸钠5‑8g/L,聚氧乙烯醚8‑9g/L,咪唑啉4‑5g/L。所制备的解堵微球注入油层内时,酸化速度稳定,反应时间长,解堵半径大,酸化距离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层经常会发生污染堵塞,影响油田的正常开发,为了恢复或增加地层的渗透率,一般采用化学解堵剂来对油层的污染堵塞进行解堵,提高油层渗透率能力。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堵剂。
现有技术将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作为解堵剂,两者均是强酸,对油层岩石溶蚀速度快,以实现油层解堵。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解堵剂,酸化速度较快,并且,只能在近井地带酸化效果好,酸化距离很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堵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堵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a、将聚丙烯酰胺进行熟化,获得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
步骤b、将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咪唑啉加入溶剂油中,混合均匀,形成中间混合物;
步骤c、将所述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加入所述中间混合物中,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氟氢化铵、氟化铵、氯化铵,混合均匀,获得所述解堵微球;
其中,各组分占反应体系的浓度分别为:聚丙烯酰胺1.0-1.5g/L,氟氢化铵18-19g/L,氟化铵12-13g/L,氯化铵16-17g/L,溶剂油30-31g/L,十二烷基硫酸钠5-8g/L,聚氧乙烯醚8-9g/L,咪唑啉4-5g/l。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聚丙烯酰胺按0.1%-0.4%的质量百分比加入水中,搅拌第一预设时间,随后,密封保存第二预设时间,得到所述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b中,以100-300rpm的搅拌速度,使所述聚氧乙烯醚、所述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咪唑啉以及所述溶剂油搅拌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c中,使所述熟化后的聚丙烯酰胺加入所述中间混合物中,搅拌3-7分钟,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氟氢化铵、氟化铵、氯化铵,搅拌20-40分钟,混合均匀,获得所述解堵微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溶剂油为200#溶剂油。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解堵微球,所述解堵微球通过上述的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堵微球为纳米级结构。
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上述提及的解堵微球在油层解堵中的应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堵微球的使用温度10℃-1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使预设配比的所述解堵微球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后,一同注入油层;
所述添加剂为助排剂、粘土稳定剂、铁离子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3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