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4332.3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丰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峰业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散式 无损 土壤 修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盛料框、储液箱、喷淋管和抛散组件;所述盛料框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顶部位于盛料框右侧的位置上固定有立板,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板上;所述储液箱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右侧,储液箱上连接有填充管,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泵机,泵机的抽水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内腔连通,泵机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喷淋管;所述抛散组件设置在盛料框的左下方。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抛散组件,能够对土壤进行抛散,使其分散开来被修复液充分浸润,进而保证修复效果,同时采用抛散的方式可以避免机械部件与土壤的直接接触,更利于实现无损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具体是一种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三废”物质与日俱增,产生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发恶劣影响,环境修复工作亟待开展。其中,土壤污染呈现出多来源、复合型、数量大、面积广、毒性强的污染特征决定了土壤环境修复项目的过程复杂且任务艰巨。
现有的土壤修复装置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液喷洒时,大多不能够对土壤进行翻动,从而导致部分土壤无法得到修复液的滋润,影响整体的修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盛料框、储液箱、喷淋管和抛散组件;所述盛料框位于底座的上方,盛料框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架,底座的顶部位于盛料框右侧的位置上固定有立板,连接架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板上;所述储液箱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右侧,储液箱上连接有填充管,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泵机,泵机的抽水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内腔连通,泵机的出水端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安装在固定于立板左侧顶部的管支架上,喷淋管上均布有喷头,喷头正对盛料框;所述抛散组件设置在盛料框2的左下方,抛散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摆臂,摆臂的末端安装有抵触轮,抵触轮的外轮面与盛料框的底部相接触,支撑架的后侧面上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有圆盘,圆盘配备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圆盘的前端面上偏心设置有凸柱,摆臂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腰型孔,凸柱滑动卡设在腰型孔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机为高压泵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管与输液管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柱与圆盘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盛料框的右侧底部还均布有通孔,通孔的外围设置有罩体,罩体固定在盛料框的外壁上,罩体上还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位于罩体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回收框,回收框内设置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抛散组件,能够对土壤进行抛散,使其分散开来被修复液充分浸润,进而保证修复效果,同时采用抛散的方式可以避免机械部件与土壤的直接接触,更利于实现无损修复;还设置有罩体和回收框,能够对工作过程中多余的修复液进行回收利用,避免浪费,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中抛散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抛散式的无损土壤修复装置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峰业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峰业科技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帘线钢氧化皮剥离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