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5043.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8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薛林;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监测装置 船舶 船舶建造 结构变形监测 分段组装 变形 焊接残余应力 船舶运营 措施控制 线型分布 组装过程 变形的 监测 监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提供位于船舶底部的底部分段,在底部分段与船舶其他分段组装前安装用于监测变形的监测装置,监测装置有多个,多个监测装置按照船舶的设计线型分布于底部分段的底部。通过在船舶的底部分段与船舶的其他分段组装前安装监测装置,可以及时地监控到底部分段在组装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此变形继续增大,提高船舶建造精度,降低焊接残余应力,保证船舶运营后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一般会选择在船坞进行船舶的建造。在船坞建造船舶时,一般先将坞墩布置好,然后将建造好的分段通过龙门吊吊运至船坞进行焊接、组装。在进行分段组装时,除非船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形,才会使用全站仪对变形的部位进行测量。此外,一般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仅关注船舶的长度方向的变形,而对于船舶的宽度方向的变形则很少关注。
在船舶建造时,由于是分段逐个进行搭载焊接,如果对分段拼装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不能及时监控,易导致船体结构较大的拼装误差,影响船舶的建造精度;另外,在建造过程中,船舶的建造变形越大,累积在分段焊缝中的焊接残余应力越大,当船舶运营后,易导致船体结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其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船舶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变形进行监测,减少拼装误差,降低分段焊缝中的残余应力。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提供位于船舶底部的底部分段,在所述底部分段与所述船舶其他分段组装前安装用于监测变形的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监测装置按照所述船舶的设计线型分布于所述底部分段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监测装置为位移传感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位移传感装置通过伸缩支架与地面连接,所述位移传感装置的监测部与所述底部分段的外板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沿所述船舶的长度方向每个所述底部分段至少设置一条监测线,每条所述监测线沿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延伸,每条所述监测线上间隔设置至少三个监测点,其中两个所述监测点分设在所述船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另一个所述监测点位于所述船舶的中心,每个所述监测点均安装有所述监测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条所述监测线上的所述监测点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部分段吊运至坞墩前安装所述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底部分段的外板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底部分段吊运至坞墩后安装所述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所述底部分段的外板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所述底部分段,在所述底部分段的所述外板外侧划制监测线,并在所述监测线上标注监测点;
步骤S20、将所述监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监测点;
步骤S30、吊运所述底部分段至所述坞墩,并将所有的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数据线与位移显示装置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0后设置步骤S40、根据所述位移显示装置的提示监测所述底部分段的变形位置,并通过调整所述变形位置处的所述坞墩来纠正变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坞墩的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锁定目标坞墩,监控到对应所述监测点的变形超过规定时,锁定所述监测点周部的所述坞墩为目标坞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舰船
- 下一篇:五斗叠套形船用泵组隔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