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5289.2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春;张森;郭东;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可靠性 并联系统 承载能力 建模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建模 单个部件 负载分担 工作部件 关系模型 失效率 总负载 应用 | ||
1.一种系统可靠性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
根据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计算系统的失效率;
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
根据系统的失效率以及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包括:
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的最大值和临界值、系统总负载以及系统中工作部件的数量,其中,最大值小于临界值;
根据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的最大值和临界值、系统总负载以及系统中工作部件的数量,计算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包括:
当系统总负载小于等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最大值,系统直至最后一个工作部件失效才整体失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包括:
当系统总负载大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最大值,而小于等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临界值时,系统直至最后一个工作部件失效才整体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包括:
当系统总负载大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临界值,工作部件承载能力达到最大值和临界值时系统失效部件数分别为m和c,则系统中有c个部件失效后整个系统失效。
6.一种系统可靠性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部件失效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
系统失效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计算系统的失效率;
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系统的失效率以及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和系统总负载的关系,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失效率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的最大值和临界值、系统总负载以及系统中工作部件的数量,其中,最大值小于临界值;
根据工作部件的承载能力的最大值和临界值、系统总负载以及系统中工作部件的数量,计算系统中未失效工作部件的失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系统总负载小于等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最大值,系统直至最后一个工作部件失效才整体失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系统总负载大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最大值,而小于等于工作部件承载能力的临界值时,系统直至最后一个工作部件失效才整体失效。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储存为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未经北京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2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