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模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系统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5828.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5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裴昌盛;朱勇发;曾智强;陈晓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4 | 分类号: | H01F38/14;H01F27/3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模组 无线 充电 发射 装置 接收 系统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圈模组,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所述模组包括:绝缘层、第一平面线圈绕组和第二平面线圈绕组;第一平面线圈绕组的至少一匝线圈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一连接部,第二平面线圈绕组的至少一匝线圈包括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二连接部。本申请中第一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部分的外侧部和第二部分的内侧部,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三部分的内侧部和第四部分的外侧部,并且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在绝缘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存在重合部。相应的,本申请还揭示的采用了该线圈模组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以及系统,以及采用了该无线充电系统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模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接收装置、系统和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越来越普及。实现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叫无线充电器。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无线充电器中设置有发射线圈,电子设备中设置有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器中的发射线圈所携带的交流电产生磁场,通过磁耦合使得电子设备中的接收线圈产生电压,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
由于无线充电是基于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磁耦合进行能量传输,所以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存在很强的磁场。这种情况下,如果无线充电线圈的线圈绕组的宽度较宽,则当磁场穿过线圈绕组时,会导致线圈绕组中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为了解决此问题,如图1所示,目前无线充电线圈会包括线圈绕组和切割槽,切割槽将线圈绕组分割成两个宽度较小的小绕组,由于各个小绕组的宽度均小于分割前的线圈绕组的宽度,所以可以降低线圈绕组的涡流损耗。
然而,切割槽将线圈绕组分割成两个宽度较小的小绕组后,如图2所示,当线圈绕组中流过电流I时,两个小绕组中分别流过方向相同的电流I1和电流I2,此时如果磁场穿过切割槽,则会因电磁感应而在切割槽两侧的两个小绕组中分别产生方向不同的感应电流IE,从而导致线圈绕组中产生环流损耗,降低了无线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其中,该线圈模组中存在投影交叉结构,采用该投影交叉结构,将会减少该线圈模组内的环流损耗。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采用该线圈模组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无线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由于该线圈模组的环流损耗减小了,所以采用该线圈模组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无线充电系统和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将会提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其中,该线圈模组包括绝缘层、第一平面线圈绕组和第二平面线圈绕组。所述第一平面线圈绕组位于所述绝缘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平面线圈绕组位于所述绝缘层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平面线圈绕组和所述第二平面线圈绕组均包括多匝线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平面线圈绕组的至少一匝线圈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部分设有沿线圈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切割口,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由所述第一切割口分隔的第一外侧部与第一内侧部。所述第二部分设有沿线圈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切割口,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由所述第二切割口分隔的第二外侧部与第二内侧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二内侧部之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平面线圈绕组的至少一匝线圈包括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三部分设有沿线圈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切割口,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由所述第三切割口分隔的第三外侧部和第三内侧部。所述第四部分设有沿线圈延伸方向延伸的第四切割口,所述第四部分包括由所述第四切割口分隔的第四外侧部和第四内侧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三内侧部与所述第四外侧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绝缘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存在重合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侧部与所述第三外侧部并联,所述第一内侧部与所述第三内侧部并联,所述第二外侧部与所述第四外侧部并联,所述第二内侧部与所述第四内侧部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