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343.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炜峰;张林;梅丹;刘娜;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16;A61P29/00;A61K35/646;A61K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湿病 马钱子 西洋参 当归 茯苓 鹿茸 木瓜 白芍 白术 桂枝 黄柏 全虫 肉桂 治疗 服用方便 经济条件 木糖醇粉 中药颗粒 西红花 重量份 药源 制作 中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主要由全虫、马钱子、西洋参、白术、木瓜、西红花、当归、肉桂、鹿茸、黄柏、六早、苏丰、白芍、桂枝、茯苓、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全虫10‑15份、马钱子5‑15份、10‑15份西洋参、1‑5份白术、5‑10份木瓜、10‑15份当归、1‑5份肉桂、5‑10份鹿茸、3‑6份黄柏、2‑5份六早、2‑8份苏丰、2‑5份白芍、2‑7份桂枝、10‑15份茯苓和5‑10木糖醇粉;本发明涉及中药颗粒制作技术领域;该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原料纯天然没有副作用;组成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价格适合一般百姓的经济条件,疗效显著,药源充足;按照中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各组成部分的优点得于充分发挥;服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
众所周知,风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轻则疼痛、发热、行动不便,重则卧床不起,造成瘫痪,使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目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草药物甚多,但大多属于止痛药,只能暂时控制肿胀及疼痛,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治标不治本。西药大多采用水扬酸类药物和激素、不仅不能治本而且毒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危害性比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困难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主要由全虫、马钱子、西洋参、白术、木瓜、西红花、当归、肉桂、鹿茸、黄柏、六早、苏丰、白芍、桂枝、茯苓,其中,按重量份计算,全虫10-15份、马钱子5-15份、10-15份西洋参、1-5份白术、5-10份木瓜、10-15份当归、1-5份肉桂、5-10份鹿茸、3-6份黄柏、2-5份六早、2-8份苏丰、2-5份白芍、2-7份桂枝、10-15份茯苓和5-10木糖醇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由以下原料组成:全虫13份、马钱子8份、西洋参14份、白术4份、木瓜5份、当归10份、肉桂3份、鹿茸10份、黄柏2份、六早3份、苏丰4份、白芍3份、桂枝4份、茯苓10份和木糖醇粉5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纯中药颗粒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刚采挖的14份西洋参、5份木瓜和10份当归,洗净、榨汁、过滤、喷雾干燥、收集干粉备用;
步骤2、选取13份全虫、8份马钱子、4份白术、3份肉桂、10份鹿茸、2份黄柏、3份六早、4份苏丰、3份白芍、4份桂枝、10份茯苓,通过温水进行漂洗干净,漂洗2-3次;
步骤3、将步骤2中清洗后的药材投入多功能提取药罐中水提二次,第一次加水9-10倍,煮沸1-1.5小时,第二次加水5-6倍,煮沸1-1.5小时,过滤,合并二次滤液;
步骤4、将步骤3中提取的滤液在70-80℃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3%以下,制成浓缩稠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顶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