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铸机零号段的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499.3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9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戚明虎;冯华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3/22 | 分类号: | F16N13/22;F16N21/00;F16N23/00;B22D1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分配器 润滑系统 八通阀 连铸辊 连通 轴承座端盖 前分配器 进油口 六通阀 号段 外弧框架 加油泵 连铸机 铜管 金属连续铸造 作业技术领域 出口 金属软管 内弧框架 在线使用 偏心轮 进口 轴承 修复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零号段的润滑系统,属于金属连续铸造作业技术领域。该润滑系统包括加油泵、八通阀和六通阀,内、外弧框架部上均固定有前分配器和后分配器,加油泵与八通阀的两个进口连通,八通阀的两个出口与六通阀的两个进口连通,后分配器与八通阀的两个出口或与六通阀的两个出口连通,每个框架的内弧框架部或外弧框架部上的前、后分配器之间连通,前分配器通过铜管与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前分配器还通过第五金属软管与偏心轮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后分配器通过铜管与其余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该润滑系统提高了连铸辊在线使用时间,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润滑,降低连铸辊更换费用和零号段修复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的润滑系统,属于金属连续铸造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炼钢厂连铸机都是上下辊加紧压制生产板坯,每一根连铸辊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原来零号段并没有在线供油设计,只是在修复时给每一根连铸辊轴承加油,但是,连铸机零号段在线安装在结晶器下面,受板坯高温热胀影响使连铸辊两端支撑轴承磨损加大。
经统计,在线作业一段时间就发生连铸辊轴承因润滑不良,经常会发生连铸辊轴承严重缺油和损坏卡死,导致停机的设备事故,造成非正常下线,下线20根连铸辊必须更换,严重影响生产,同时增大员工的修复工作量,导致维修成本和备件费用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可以对连铸机零号段进行在线准确补油的用于连铸机零号段的润滑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铸机零号段的润滑系统,所述连铸机零号段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框架和分别设于每个框架前端的两端头处的两个偏心轮,每个框架包括内弧框架部和外弧框架部,内、外弧框架部上均分别设有一排连铸辊,该润滑系统包括加油泵、固定在两个框架其中之一上的八通阀和固定在两个框架其中之二上的六通阀,所述内、外弧框架部上均固定有前分配器和后分配器,所述加油泵通过第一金属软管与八通阀的两个进口连通,所述八通阀的两个出口通过第二金属软管与六通阀的两个进口连通,所述后分配器通过第三金属软管与八通阀的两个出口或与六通阀的两个出口连通,每个框架的内弧框架部或外弧框架部上的前、后分配器之间通过第四金属软管连通,所述前分配器通过铜管与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所述前分配器还通过第五金属软管与偏心轮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所述后分配器通过铜管与其余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
上述本发明的用于连铸机零号段的润滑系统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前分配器通过铜管与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后分配器通过铜管与其余部分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连接,使用铜管连接分配器和连铸辊轴承座端盖进油口,因为距离较长并直接暴露在板坯较近的位置,保证在生产现场的高温管路不被融化,同时管路又有较大的弯曲半径方便连接,满足热胀冷缩条件,减少事故和降低油管更换成本,适应现场生产要求。
2)每个框架的内弧框架部或外弧框架部上的前、后分配器之间通过第四金属软管连通,分配器之间用金属软管相连,可以更快更方便的在线拆装,处理漏油或供油原件。
3)本发明通过设置加油泵、八通阀、六通阀、前分配器和后分配器,可以方便的给连铸机零号段进行润滑补油,回路简单、供油回路稳定、拆卸安装方便,可确保润滑,延长零号段作业寿命,减少修复成本,降低零号段连铸辊更换和修复成本。自从给零号段设计并实施了此加油回路,不仅提高了连铸辊在线使用时间,保证轴承有足够的润滑,杜绝因缺油造成连铸辊不转的事故,效果显而易见,更降低连铸辊更换费用和零号段修复成本,也减少了员工检修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的改进是:所述八通阀和六通阀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均分别位于每个框架的外弧框架部上。
本发明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的改进是:每排连铸辊是由十个并排的连铸辊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型间隙运动的滑动轴承补脂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粉尘透气油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