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569.5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海;连馨莉;杨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0 | 分类号: | C09D5/00;C03C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9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统玻璃 镀膜剂 汽车玻璃 涂层液 油水 氟硅烷偶联剂 自洁能力 耐候性 折光率 重量份 溶剂 疏水 疏油 雨刮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氟硅烷偶联剂0.5~5份、水5~20份、催化剂0.5~5份、溶剂70~92份和助剂0~2份。本发明所述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1)、解决传统玻璃镀膜剂的耐候性差的问题;(2)、解决传统玻璃镀膜剂自洁能力差,只疏水不疏油的问题;(3)、解决传统玻璃镀膜剂容易导致跳雨刮的问题;(4)、解决传统玻璃镀膜剂折光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的通透与否与汽车的行驶安全息息相关。一方面,在雨天特别是大雨天行驶的车辆,雨水容易在玻璃上形成雨珠或者雨帘,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需要频繁开启雨刮来缓解这一现象,从而恢复清晰的视野;另一方面,汽车属室外用品,使用环境复杂,容易沾染灰尘、油垢等难以清洁的污渍,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玻璃表面施加一层疏水性的玻璃镀膜,使得玻璃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效果,滴落于玻璃表面的水珠会快速滑走,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雨帘的形成,从而保持清晰的雨天的行车视野,保障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
玻璃镀膜剂是传统的汽车玻璃保养品,以具有较强疏水效果的小分子硅油为主要成分,以溶剂及助剂等将小分子硅油均匀分散吸附于玻璃表面,从而形成一层疏水保护膜,起到疏水效果。
由于传统的玻璃镀膜剂以小分子硅油作为主要的有效物质,小分子硅油为惰性物质,与玻璃只是简单的物理吸附,所以耐候性比较差,有效时间不长,需要频繁施工来保持疏水效果;尽管小分子硅油粘度不高,但仍然容易吸附灰尘与油污,吸附而来的灰尘或油垢与小分子硅油结合,加大了玻璃的清洁难度;而且小分子硅油在吸附灰尘与油污等物质后形成的污垢高低不平,降低了玻璃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在开启雨刮的时候会出现跳雨刮、有异响等不良现象;再者,小分子硅油折光率高,对光有较大的折射及衍射作用,施工后会有眩光的副作用,夜间行车容易受灯光的影响而出现光斑及彩虹纹等,危及夜间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氟硅烷偶联剂0.5~5份、水5~20份、催化剂0.5~5份、溶剂70~92份和助剂0~2份;
所述氟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式为:
其中,OR为烷氧基;n为5~10之间的整数。
本发明所述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选用氟硅烷偶联剂为主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氟硅烷偶联剂水解得到低分子醇和活泼性硅醇,借助溶剂和助剂将水解得到的活泼性硅醇均匀分散于施工基材上,活泼性硅醇能与许多无机或有机材料中的羟基、羧基和含氧基团产生化学键合,从而在无机物表面形成单分子氟硅膜层。被处理过的基材具有氟的很多特性,如具有极低的表面能和极差的润湿性,具有优异的疏水、疏油、防污、自洁性能;氟硅烷偶联剂折光率低,可防止基材光线反射、衍射等光作用;形成的疏水疏油保护层无法通过肉眼看见,不会导致基材光学上的损害;因氟硅烷偶联剂与玻璃产生了化学键合,使其有效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增长;反应后得到的单分子氟硅膜层平整且薄,不会对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带来负面影响,亦不会带来跳雨刮、有异响等异常状况。
n越大,碳链越长,疏水性越好,但各分子间碳链排布容易紊乱,施工面平整度会有所下降,会有跳雨刮的隐患,因此n优选为5~10之间的整数。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汽车玻璃的油水双疏涂层液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烷氧基为甲氧基或乙氧基。
烷氧基的碳链越短,水解活性越高,因此优选为甲氧基或乙氧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高强度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彩色涂料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