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硫氧钼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7298.5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姚瑞清;白东东;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7/98 | 分类号: | C01B17/98;C01G39/06;C10M125/22;C10N30/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赵双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氧 合成 硫化剂 钼源 高压反应釜 锂基润滑脂 产物产物 润滑减磨 混合物 非晶态 氧化钼 钼酸铵 硫化 粉体 复配 粒径 洗涤 应用 过滤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二硫氧钼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二硫氧钼的合成使用氧化钼和/或钼酸铵为钼源,硫化氨为硫化剂,将钼源与硫化剂按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180℃~220℃,反应时间10~20小时,反应后的产物依次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物二硫氧钼。本发明所得产物产物纯度高,产物为非晶态粉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且该产物经与锂基润滑脂复配,具有极高的润滑减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材料的制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二硫氧钼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各类型机械设备的润滑问题,一直是科研和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能源的1/3~1/2消耗在摩擦上,在机械零件的失效中,磨损失效占60~80%。二硫化钼是现有的固体润滑材料中,在实际生产中有广泛使用并被证明是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目前应用最多的仍然来自于天然矿物的直接加工使用,天然矿物直接加工所得产品往往存在纯度和粒度不佳的问题,而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化学合成制造二硫化钼的方法,传统化学法采用钼酸铵硫化、焙烧的方法,使用原料毒性大,过程复杂,能耗高,污染严重。
专利03148389.5和CN106824230A中公开的水热合成二硫化钼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了水合肼或硫脲作为还原剂,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反应组分多,条件控制要求高。专利200610046306.6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二硫化钼,反应能耗高,纯度难以保证,产物需经过粉碎,过程繁琐。CN101234785B公开了一种制造富勒烯形态二硫化钼的方法,反应过程也存在能耗高,装置复杂,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以上述技术为代表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二硫化钼是一种高性能润滑材料这一观点开展的,由于目前存在的各种影响因素,化学合成二硫化钼难以规模化取代矿物产品的地位。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润滑材料研制开发的升级,本发明摆脱合成二硫化钼这一技术思路的限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硫氧钼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使用氧化钼和/或钼酸铵为钼源,硫化氨为硫源,经反应得到产物二硫氧钼,将该二硫氧钼作为减磨润滑添加剂加入锂基润滑脂中,体现出极高的减磨润滑性能。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硫氧钼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氧化钼和/或钼酸铵为钼源,硫化氨为硫化剂,将钼源与硫化剂进行混合;
步骤二:将步骤一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180℃~220℃,反应时间10~20小时;
步骤三:将步骤二反应后的产物依次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物二硫氧钼。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一中钼源与硫化剂混合时,钼原子和硫原子的摩尔比1:2~1:4。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三中依次使用水洗和无水乙醇进行洗涤。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三中干燥温度为80℃~100℃。
进一步地,上述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氧钼,经700℃~800℃煅烧后,得到团花状二硫化钼。
进一步地,上述合成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氧钼,作为减磨润滑添加剂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得产物经XRD、EDS、XPS检测,确定为二硫氧钼,且产品纯度高,产物为非晶态粉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粒径<1μm;
2.本发明所得产物经与锂基润滑脂复配,体现出极高的润滑减磨性能,其摩擦试验结果与市售高品质二硫化钼产品所得数据比较,减磨润滑效果有较大的提升;
3.本发明的反应体系简单,操作控制步骤少,制备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7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