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背板粘接面耐紫外性能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7350.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宫鹏;周浩;李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维明工程薄膜(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50/15 | 分类号: | H02S50/15;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板 粘接面耐 紫外 性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背板粘接面耐紫外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光伏玻璃与紫外不截止胶膜完全加热、抽真空处理以及层压处理,得到光伏玻璃与紫外不截止胶膜的两层联接体;2)将光伏背板的粘接面与两层联接体中紫外不截止胶膜的端面进行抽真空贴合;3)将三层联接体固定在紫外线试验箱内,对三层联接体中光伏背板的粘接面进行紫外线照射;4)将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的三层联接体取出,加热至80~120℃,30秒内光伏背板与紫外线不截止胶膜分离开;5)对分离开的光伏背板进行测试,测试其机械性能、颜色变化以及成分。本发明方法操作非常简便,不影响测试结果,能够有效缩短测试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背板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背板粘接面耐紫外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光伏背板测试技术领域,对于复合型背板的结构主要为聚酯/聚氨酯/聚酯薄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复合结构、聚偏氟乙烯/聚氨酯/聚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结构或聚氟乙烯/聚氨酯/聚酯/乙烯醋酸乙烯酯复合结构。
这类背板有着非常优异的耐候性,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不受湿气、紫外线及化学气体的侵蚀。其中,紫外线测试是表征这类背板性能的重要指标。做为背板粘接面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是非常良好的热塑性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可加工性、性价比高等因素,一直是光伏背板材料的首选粘接面材料。
由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封装结构为光伏剥离/紫外线不截止EVA胶膜/太紫外线截止胶膜背板的三明治结构。也就是说背板的粘接面是与紫外线截止胶膜层压粘接接触的。无论是湿气测试、耐紫外线测试均应该模拟其实际应用情况来开展实验,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而直接将背板放置于紫外线试验箱内进行粘接面耐紫外线老化测试,是不合理的。紫外线通常是穿过光伏薄膜、紫外不截止EVA以及紫外截止EVA,最终到达背板粘接面,经过实际测算,光伏组件经过25年后,发电面接受到的紫外线能量大约为120μW/cm2至170μW/cm2。所以目前行业内直接暴露测试背板粘接面,导致接收到的紫外线能量达到300μW/cm2的测试是很不合理的。不能很好地模拟材料在实际封装情况下的耐候性。
光伏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需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等。大多太阳能背板具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酯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阻水性能,内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是其主要的功能特征,耐紫外性能次之。
目前,考察背板粘接面材料的耐紫外线实验方法通常是:从一卷背板膜上采取一定尺寸的片状背板,标记好测试面,用夹子固定在紫外线试验箱内,粘接面朝着紫外灯,设置好需要测试的紫外线辐照量,温度60±5摄氏度,最后开启试验箱使其工作,直至紫外线照射结束,取出样品,测试其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背板粘接面耐紫外性能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背板粘接面耐紫外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光伏玻璃与紫外不截止胶膜完全加热至145~160℃,进行6~8min的抽真空处理,以及8~12min的层压处理,得到光伏玻璃与紫外不截止胶膜的两层联接体;
2)待两层联接体的温度处于80~120℃时,将光伏背板的粘接面与两层联接体中紫外不截止胶膜的端面进行抽真空贴合,得到光伏玻璃、紫外不截止胶膜与光伏背板的三层联接体;
3)将三层联接体固定在紫外线试验箱内,三层联接体中光伏背板的粘接面朝着紫外灯,设置好需要测试的紫外线辐照量,温度为60±5℃,开启紫外线试验箱中的紫外灯,对三层联接体中光伏背板的粘接面进行紫外线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维明工程薄膜(张家港)有限公司,未经康维明工程薄膜(张家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7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