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7541.3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常立忠;施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9/16 | 分类号: | B22D19/16;B22D23/10;B22D27/08 |
代理公司: | 34134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韦超峰;吴雪健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结晶器 下结晶器 偏心式 双金属复合 轧辊 自耗电极 底水箱 结晶器 电渣重熔装置 电渣重熔 金属 生产 同一条直线 辊芯表面 均匀涂覆 灵活调整 焊合 电源 两极 | ||
1.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式结晶器和金属自耗电极(510),所述的偏心式结晶器包括上结晶器(110)和下结晶器(120),下结晶器(120)的直径小于上结晶器(110)的直径,下结晶器(120)设置于上结晶器(110)的下部,且上结晶器(110)和下结晶器(120)轴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金属自耗电极(510)设置于上结晶器(110)的上部;上结晶器(110)的直径为Φ,下结晶器(120)的直径为φ,Φ≥2φ;上结晶器(110)的直径为Φ,金属自耗电极(510)轴心到上结晶器(110)圆心距离为D1,1/2Φ>D1≥1/4Φ;下结晶器(120)轴心到上结晶器(110)圆心距离为D2,1/2Φ>D2≥1/4Φ;上结晶器(110)底面除开口侧(112),其他区域为熔炼侧(113),熔炼侧(113)上方竖直设置有金属自耗电极(510);上结晶器(110)内,所述开口侧(112)靠近金属自耗电极(510)的一侧设有导流挡坝(111),导流挡坝(111)为弧形;加入导流挡坝(111)后,金属液冲击到导流挡坝(111)上,由于导流挡坝(111)导流作用,一部分金属液沿导流挡坝(111)弧形方向向导流挡坝(111)的两侧流动,使金属液流向更远处,加快轧辊辊芯(520)背离金属自耗电极(510)面轧辊工作层的涂覆,促进轧辊工作面材料更均匀地涂覆在轧辊辊芯(520)表面;导流挡坝(111)迎流面与底端面夹角α小于导流挡坝(111)背流面夹角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结晶器(120)的侧壁与上结晶器(110)的开口侧(112)的侧壁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结晶器(110)周边设置有电磁搅拌线圈(2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结晶器(120)上端与上结晶器(110)的开口侧(112)下部相连,金属自耗电极(510)设置在上结晶器(110)的熔炼侧(11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流挡坝(111)迎流面(111A)与底端面夹角α=30°-45°,导流挡坝(111)背流面(111B)与底端面夹角β=60°-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偏心式生产双金属复合轧辊电渣重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结晶器(120)上部外置有振动机构(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75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