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振电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7696.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台德山;沈利峰;周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欧美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02 | 分类号: | H01F38/02;H01F3/14;H01F27/32;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33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电感器 串联电感器 谐振电感器 气隙 磁芯 针脚 有效减少 占用空间 倒置 大电流 粘结胶 温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电感器,包括串联电感器、倒置在串联电感器顶部的并联电感器以及连接在串联电感器底部与PCB板相连的针脚架,串联电感器和并联电感器之间连接有粘结胶,并联电感器的磁芯上设置有若干个气隙,通过将并联电感器倒置于串联电感器产品的顶部,使得谐振电感器在PCB板线路中占用空间小,对于结构紧凑、空间有限的PCB线路板,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谐振电感器所占PCB板的空间,并联电感器的磁芯上设置有若干个气隙,当谐振电感器通过大电流时,气隙能够有效降低并联电感器在工作时的温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谐振电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見的LLC小功率电源都是内部集成漏感当做谐振电感,但在大功率应用时,这种方式不太合适变压器的结构,设计难度非常大,現在大功率的LLC电源电路中一般都有外置独立电感器,以滿足电路工作在不同频率下产生谐振的需求,但是现有的谐振电感器具有占用空间大、损耗大且效率低的缺点,造成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损耗小且效率高的谐振电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谐振电感器,包括串联电感器、倒置在串联电感器顶部的并联电感器以及连接在串联电感器底部与PCB板相连的针脚架,串联电感器和并联电感器之间连接有粘结胶,并联电感器的磁芯上设置有若干个气隙。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气隙的间距相同。
进一步的,并联电感器和串联电感器的线圈均为丝包线。
进一步的,并联电感器和串联电感器的线圈外均设置有聚酰亚胺胶带。
进一步的,针脚架上设置有与并联电感器和串联电感器的线圈相连的针脚,线圈的端部包裹有铁氟龙套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并联电感器倒置于串联电感器产品的顶部,使得谐振电感器在PCB板线路中占用空间小,对于结构紧凑、空间有限的PCB线路板,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谐振电感器所占PCB板的空间,并联电感器的磁芯上设置有若干个气隙,当谐振电感器通过大电流时,气隙能够有效降低并联电感器在工作时的温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谐振电感器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谐振电感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1、串联电感器;2、并联电感器;3、针脚架;4、针脚;5、丝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发明一种谐振电感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谐振电感器,包括串联电感器、倒置在串联电感器顶部的并联电感器以及连接在串联电感器底部与PCB板相连的针脚架,串联电感器和并联电感器之间通过点胶的工艺进行粘结,即在进行谐振电感器的组装前,串联电感器和并联电感器两者独立分开,可以先分开绕制线圈,待串联电感器和并联电感器分别组装好磁芯并测试通过后,再进行点胶固定,方便线圈的绕制,并联电感器倒置于串联电感器产品的顶部,使得谐振电感器在PCB板线路中占用空间小,对于结构紧凑、空间有限的PCB线路板,该结构可以有效减少谐振电感器所占PCB板的空间,并联电感器的磁芯上设置有若干个气隙,当谐振电感器通过大电流时,气隙能够有效降低并联电感器在工作时的温升,等间距的气隙更便于加工。
并联电感器和串联电感器的线圈均采用丝包线进行绕制,大大增加导体的有效截面积,降低趋肤效应,提高电感的品质因数,即降低谐振电感器的损耗,提高谐振电感器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欧美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欧美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76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电抗器和电动机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压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