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108.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6 | 分类号: | D02G3/46;D01H4/02;D01H13/28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纱 涡流纺 高强高模 纤维熟条 纤维 生条 短纤维 梳棉机 纺纱 伸直 生产 成单纤维状态 高温压缩空气 涤纶短纤维 清梳联工序 表面螺旋 断裂强力 高温环境 连续喂棉 三道并条 涡流纺纱 纤维输送 喷嘴 工艺流程 加热法 开清棉 筒子纱 纤维束 包缠 并合 成纱 除杂 单纱 开松 牵伸 加热 平行 送入 梳理 机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选用涤纶短纤维作为涡流纺纱原材料;将短纤维通过清梳联工序得到纤维生条,具体是首先经过开清棉机组将短纤维开松、除杂、混合均匀,通过连续喂棉箱将纤维输送到梳棉机,梳棉机将纤维束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形成纤维生条;将纤维生条通过三道并条,进行并合、牵伸,使纤维伸直平行,得到纤维熟条;将纤维熟条送入涡流纺设备进行纺纱,在纺纱过程中采用高温压缩空气加热法对纺锭进行加热,使进入喷嘴后的纤维熟条在高温环境下沿着纺锭表面螺旋包缠成纱,形成筒子纱,即制成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短、用工少,生产量大,生产出的缝纫纱单纱断裂强力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缝纫用纱大多采用环锭纺技术纺制而成,通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和细纱工艺生产缝纫线用纱,然后通过并线以及加捻工艺合股成股线后才能达到缝纫线的使用要求,现有技术流程长、用工量大、能耗大、生产成本高。此外,环锭纺纱线毛羽多、条干不匀率较大等使其制作的缝纫线不够光洁、线迹不够平整。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纺缝纫纱的生产技术流程长、用工量大、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的生产方法,用该生产工艺生产缝纫纱,具有工艺流程短、用工少,生产成本减少,效率高,并且生产出的纱强度大,其单纱强度即可达到缝纫线的强度,且条干均匀,同时具有涡流纺纱表面光洁、毛羽少、耐磨性强、抗起毛起球等优点。
技术方案:一种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的生产方法,该方法的生产步骤如下:
(1)原料选择:
选用高强度低伸长低收缩型的涤纶短纤维作为涡流纺纱原材料;
(2)清梳联工序:
将短纤维通过清梳联工序得到纤维生条,具体步骤是首先经过开清棉机组将短纤维开松、除杂、混合均匀,然后通过连续喂棉箱将纤维输送到梳棉机,梳棉机将纤维束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形成纤维生条,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清梳联工序是使传统开清棉和梳棉两工序直接连接,取消成卷并以逐步开松工艺取代“开松—压紧—再开松”的不合理工艺,生条短绒率降低,流程短占地少,能源消耗小,基本无大气污染;
(3)并条工序:
将纤维生条通过三道并条,进行并合、牵伸,使纤维伸直平行,得到纤维熟条;
(4)涡流纺工序:
将纤维熟条送入涡流纺设备进行纺纱,在纺纱过程中采用高温压缩空气加热法对纺锭进行加热,使进入喷嘴后的纤维熟条在高温环境下沿着纺锭表面螺旋包缠成纱,形成筒子纱,即制成高强高模涡流纺缝纫纱,缝纫纱回归常温后,热胀冷缩使纤维间螺旋内嵌更紧致、包缠更紧密,纤维间摩擦力增大,滑移减少,整个成纱强力提升。
上述所述的步骤(1)中涤纶短纤维的纤维长度为28mm~42mm、纤维线密度为1.56dtex~2.78dtex、单纤断裂强度为7~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8~23%,180℃干热收缩率为3.5~5.5%。
上述所述的步骤(2)中清梳联工序的控制参数如下:锡林转速为300~500r/min,刺辊转速为750~1000r/min,道夫速度为30~50r/min,盖板和锡林针布间隔距从机前到机后依次为12/1000英寸、11/1000英寸、11/1000英寸、10/1000英寸、10/1000英寸、11/1000英寸,盖板线速度为100~180mm/min,出条速度为100~200mm/min,生条定量为4.0~6.0g/m。由于工业涤纶短纤维长度比较整齐,极少含杂质,且无天然卷曲,抱合力差,这些特性决定了其梳理工艺不宜采用高速度、强分梳、紧隔距的工艺配置。
上述所述的步骤(3)中并条工序的控制参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丝弹力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丝线拉伸应力应变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