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烹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141.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欧军辉;周小金;刘刚;王卫海;彭定元;鲍丽莉;王方璐;皮尔斯·詹姆士·巴纳德;赵鑫;卢阳佳;李品俊;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64 | 分类号: | H05B6/64;F24C7/02;F24C7/08;F24C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体 触发 加热烹调器 开口 控制门体 微动开关 加热腔 齿条 触碰 腔体 齿条啮合 门体驱动 驱动机构 驱动门体 食物放置 停止转动 用户使用 自动打开 自动停止 便捷性 位置处 烫伤 按钮 转动 封闭 | ||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20),内部形成有供食物放置的加热腔(34),所述加热腔(34)的一侧形成为供食物进出的开口;
门体(50),其设置于所述腔体(20)上,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开口,在所述门体(50)上形成有第一齿条(541);
门体驱动机构,伸向所述门体(50)并与所述第一齿条(541)啮合而驱动所述门体(50)转动;
至少一个微动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门体驱动机构的打开或关闭;
至少一个触发块,形成于所述门体(50)上对应所述第一齿条(541)的位置处,所述触发块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触发块包括:
第一触发块,形成于所述门体(50)上对应所述第一齿条(541)的位置处;
至少一个所述微动开关包括:
第一微动开关,在所述门体(50)打开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触发块触发所述第一微动开关;
第二微动开关,在所述门体(50)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一触发块触发所述第二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触发块包括:
第二触发块,形成于所述门体(50)上对应所述第一齿条(541)的位置处;
第三触发块,位于所述第二触发块的对侧;
至少一个所述微动开关包括:
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门体(50)打开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二触发块触发所述第三微动开关;在所述门体(50)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三触发块触发所述第三微动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触发块包括:
第四触发块(621),形成于所述门体(50)上对应所述第一齿条(541)的位置处;
第五触发块(622),位于所述第四触发块(621)的对侧;
至少一个所述微动开关包括:
第四微动开关(631),在所述门体(50)打开所述开口时,所述第四触发块(621)触发所述第四微动开关(631);
第五微动开关(632),在所述门体(50)封闭所述开口时,所述第五触发块(622)触发所述第五微动开关(63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微动开关包括:
第六微动开关(633),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烹调器内的功能电路;
其中,在所述门体(50)打开所述开口时,至少一个所述触发块触发所述第六微动开关(633),以关闭所述功能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50)包括:
构成透视部分的半圆筒状的门面(50a);
形成为圆环状的下侧可动导轨(54),其从下侧固定所述门面(50a);
形成为圆环状的上侧可动导轨(57),其从上侧固定所述门面(50a),所述门面(50a)、所述下侧可动导轨(54)及所述上侧可动导轨(57)连接成一个整体;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触发块形成于所述门面(50a)或下侧可动导轨(5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面(50a)包括:
形成为半圆筒形的外透视层(51);
与所述外透视层(51)适配的、形成为半圆筒形的内透视层(52);
配置于所述外透视层(51)与所述内透视层(52)之间的、形成为半圆筒形的金属网孔层,其表面上形成多个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1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