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195.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莉;赵兴华;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蓝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性检测装置 激光传感器 密性检测 筒体内部 密封垫 筒体 检测 激光 后压力传感器 检测技术领域 密封性装置 压力传感器 闭合筒体 开关连接 控制系统 密封垫圈 密封性能 密封状态 气体泄漏 周围空气 不漏气 管道口 体内部 泄漏量 漏气 后筒 卡口 扣件 泄漏 泄露 外围 阻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密封性装置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筒体包裹在待测管道外围,将卡口开关连接扣件闭合筒体,密封垫圈使筒体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状态静置一段时间,若待测管道不漏气则一段时间后筒体内部压力不产生变化,压力传感器无显示,若筒体漏气,则一段时间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筒体内部的压力变化并计算泄漏量,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启动激光传感器,由于泄露气体具有一定压力,流速较快,气体在泄漏时会带动周围空气中的杂质运动,杂质运动经过激光会阻挡激光的前进,从而激光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气体泄漏的具体位置。本发明中在管道口设置了一层密封垫,密封垫能够加强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密封性能,提高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密封性装置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密闭容器是储存气体或液体的一种常见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气、家电等与居民生活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这些行业产品的需求量日益扩大,这些相关行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密闭容器大都采用金属材质制造而成,其常用于存储气液流体,流体经过压缩充入容器内部,由于经过压缩后的流体在密闭容器内会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不稳定性往往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其对制造材料和加工工艺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焊接工艺,在密闭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有大部分的损毁都是因为焊接不到位,在充入高压气体后,焊缝受到气体压力的影响开裂,导致气体泄漏。而对于这一类需要充入高压气体或液体的密闭容器而言,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将会导致一些很严重的后果,除了产品本身功能会受到影响外,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事件,这给国民经济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障密闭容器使用的安全相关部门规定在此类产品出厂前都必须进行密封性能的检测。密封性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随着这些产品应用地日益广泛,气密性与工业流程的质量、工人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都息息相关。这些行业相关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检验也日显重要。
气密性检测可根据检测手段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容器内充入气体将其放入液体环境中,通过目测容器表面的气泡量来判断是否泄漏。另一类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来判断即向工件腔内充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判断工件是否有泄漏。常见的方法有浸水气泡法、涂抹气泡法、超声波法、化学气体示踪法、压力变化法等。
在目前的密封性检测设备中比较流行的绝大部分为压力型,都是利用压力变化法来检测。压力变化法包括绝对压力式和压差式两种。压差式是同时向两个相同型号的容器内充入高压力的气体,其中一个为标准无泄漏容器,另一个则为被检测容器。当被检测容器有泄漏时,可通过两容器间的差压传感器检测两者之间的压力差,进而计算得出泄漏量。绝对压力式是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在其待检测的部位事先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如果发生泄漏,则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计算出泄漏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装置检测效果较差且无法显示出泄露位置不能及时维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和卡扣开关,所述的筒体中间设置有合页,筒体内部中空两端开设有管道口,管道口内侧设置有密封垫圈,筒体中间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筒体底部设置有激光感应器,激光感应器内部设置有激光发射器,所述的卡扣开关设置在筒体外壁左半侧,筒体外壁右半侧设置有扣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蓝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蓝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