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分析的智能模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560.8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9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何跃鹰;张嘉玮;孙中豪;刘中金;方喆君;李建强;李明柱;郭涛;罗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信联科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调整算法 测试 被测设备 测试效率 动态分析 防护机制 模糊测试 可用性 超时 测试过程 设置参数 响应状态 用例执行 智能 准确率 误报 减慢 漏洞 挖掘 响应 | ||
1.一种基于动态分析的智能模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糊测试工具、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一交换机、第一路由器、第二路由器、第二交换机和被测设备,所述第一交换机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模糊测试工具的一端、所述第一终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路由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路由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路由器的一端无线通讯连接,所述第二路由器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二交换机后与所述北侧设备的一端连接,其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测试前,对被测设备做n次TCP连接,记录每一次的连接时间,然后取平均值;
步骤S2,测试中,包括网络参数动态调整、用例执行间隔动态调整和测试参数动态调整;
步骤S3,测试后,对在测试过程中动态计算的连接超时、响应超时、用例执行间隔进行实时存储,并且在测试完成后进行二次统计分析,便于研发人员了解产品实现的稳定性,便于测试人员对比不同产品对类似应用协议实现的优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分析的智能模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1,所述测试前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任务创建时,对被测设备做n次TCP连接,记录每一次的连接时间,然后取平均值,连接时间的平均值计算式为:
;
这时,连接超时为连接时间的平均值的a倍,其中a值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随时调整,即测试前的连接超时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
步骤B,同时对于TCP响应超时的计算,在上面计算连接超时建立的n次TCP连接上分别做收发数据包测试响应时间并记录然后计算这n个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和连接时间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这时,响应超时为响应时间的平均值的b倍,其中b值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随时调整,即测试前的TCP的响应超时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
步骤C,TCP层以下数据包采用pcap发送以及UDP数据包的发送是面向无连接的,模糊测试工具采用对数据包的响应是存在超时时间的,即响应超时,在这种方式下,模糊测试工具对被测设备做n次ping包、arping包、UDP包探测,来获取并记录其响应时间,然后取这n个响应时间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和连接时间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这时,响应超时为响应时间的平均值的c倍,其中c值根据测试人员的测试经验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随时调整,即测试前的非TCP的响应超时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
步骤D,将步骤A-C记录的n个tcp响应时间的最小值或者非TCP响应时间的最小值作为测试前的用例执行间隔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分析的智能模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步骤S2,所述网络参数动态调整,自动计算网络参数用,T表示连接时间或响应时间,建立一个ring[n]的环形队列数组,存储最近n次的连接时间或响应时间,当进行第i+1次的变异测试时,用ring[n]的环形队列数组中的连接时间或响应时间计算得到连接时间或响应时间的平均值:
;
然后,将当前的记录的连接时间或响应时间放置于ring[n]的环形队列数组第i+1%n的位置上;当进行第i+1次的变异测试时的连接超时T的计算公式为:
;
当进行第i+1次的变异测试时,响应超时T的计算公式为:
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信联科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信联科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5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