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628.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放入 注塑 注塑加工 烘干 裁切 恒重 浸泡 清洗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 清水 加热成型 加热干燥 碱性溶液 塑料颗粒 图案变换 预设形状 注塑产品 保护膜 前模 贴覆 加热 成型 印刷 环保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裁切薄膜为预设形状,将裁切后的薄膜放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将薄膜放入清水中清洗,在45~55℃的温度中烘干至恒重,接着再将薄膜放入pH值为11~12的碱性溶液中浸泡,再将塑料颗粒放入清水中清洗,在45~55℃的温度中烘干至恒重;2)纳米注塑图形于所述薄膜上;3)加热干燥印刷有图形的所述薄膜;4)在经干燥的所述薄膜上贴覆保护膜;5)加热所述薄膜以成型并将将经加热成型的所述薄膜放于前模上进行材料注塑。优点:本发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利用本发明制成的注塑产品颜色、图案变换方案多,并且颜色不易脱落,材料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加工方法,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在服装工业、建筑材料、农业、机械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聚丙烯(PP)是常见塑料中较轻的一种,其电性能优异,可作为耐湿热高频绝缘材料应用。主要用于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聚丙烯应用如此广泛加上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急需研发一种环保的聚丙烯。在需要有喷漆或电镀等二次加工的过程(增加成本和造成污染)。2.油墨等在产品的表面,时间一长的话就会被磨花或刮伤(降低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外观效果)。3.注塑成型后进行后续工作,造成良率下降等。因此传统的塑料加工技术已渐渐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随着塑料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伴随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塑料,这些废弃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环境问题,废弃塑料的再生利用已经受到了各界的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注塑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裁切薄膜为预设形状,将裁切后的薄膜放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进行浸泡15~20分钟,然后将薄膜放入清水中清洗15~20分钟,将清洗后的薄膜放入烘干机中,在45~55℃的温度中烘干至恒重,接着再将薄膜放入pH值为11~12的碱性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再将塑料颗粒放入清水中清洗15~20分钟,再将清洗后的薄膜放入烘干机中,在45~55℃的温度中烘干至恒重,两次烘干能够避免残留的水份对pH值的影响;
2)纳米注塑图形于所述薄膜上;
3)加热干燥印刷有图形的所述薄膜;
4)在经干燥的所述薄膜上贴覆保护膜;
5)加热所述薄膜以成型并将将经加热成型的所述薄膜放于前模上进行材料注塑。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的成分主要包括:聚丙烯、抗氧化剂、耐燃剂、抗菌剂、光稳定剂、润滑剂以及填充剂组成,所述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酚,所述耐燃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抗菌剂为甲壳素,所述光稳定剂为碳黑,所述润滑剂为滑石粉,所述填充剂为粉末纤维素。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各成分所占份数分别为所述2,6-二叔丁基酚占8-10份,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3-6份,所述甲壳素占9-13份,所述滑石粉占3-5份,所述碳黑占5-8份,所述粉末纤维素占10-15份,其余为所述聚丙烯。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各成分所占份数分别为所述2,6-二叔丁基酚占9份,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占5份,所述甲壳素占10份,所述滑石粉占4份,所述碳黑占6份,所述粉末纤维素占12份,其余为所述聚丙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薄膜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同时利用超声波进行振动。
进一步的,在对薄膜进行纳米注塑图形之前先对薄膜进行抛光处理。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骏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